比起让我们难以启齿的性教育,死亡教育更让我们讳莫如深。


死亡历来都是我们的禁忌话题,

和难以启齿的性教育相比,死亡教育一直让我们讳莫如深。

话题源自于一次饭桌上与儿子的聊天。

儿子问我这世上是否真的有鬼?

人死了后到底去了哪里?

八岁孩子的好奇心果然与日俱增,

我觉得恰恰这是死亡教育的好契机,

因为孩子对死亡的理解和成人不同,

尤其十岁之前的孩子,

他们对死亡基本没什么概念。

既然孩子问到了,

证明他可能思考过这个问题。

作为父母有义务,

也很有必要跟孩子普及正确的生死观。

其实也没有必要遮遮掩掩,谈死色变。

我们终究会失去生命。不理解死亡又怎会珍惜生命。

琢磨了半天,跟儿子解释道:

大自然孕育了一切生命。

有生命的开始就会有生命的结束。

植物枯萎凋零融入泥土,结束它的一生。

并化作了其他植物的肥料,参与到了新旧生命的更迭中。

人也一样,

子女便是父母生命的延续,

也是爱的延续,

是父母走过这世界留下的痕迹。

当然,人死后也未必就等于消失,

或许会以一种不一样的形式存在。

死亡只是生命在于物质层面的终结,

但并不代表我相信鬼神说,

毕竟我们都是唯物主义者。

但不排除类似于脑电波、平行空间或者像《三体》里描述的更高维度空间的存在!

一切都是未解之谜。

目前的科学手段还不能做出解释。这里不做赘述。

顺着上面的话题接着延伸。

那么既然我们注定要离开,为什么还要来到这个世上走一遭呢?

人生的意义何在?

就像哲学里经典的终极三问,“我是谁?我来自于哪里?又要去向何处?”

每每想到这三个终极问题时,

脑海里总会先蹦出一段西游记里的台词:

贫僧唐三藏,自东土大唐而来,去往西天拜佛取经。

我想我们应该是羡慕唐僧的,

因为他知道自己是谁,

知道自己从哪儿来,要到何处去,要去干什么。

关键他还成功了。

不值得羡慕吗?

而我们活着的终极目的又是什么?你是否有弄明白了自己活着的意义?

余华在《活着》里写到: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



文章里主人公福贵的一生就是一场悲剧,身边的亲人一个接着一个离开这个世间,每当福贵觉得生活全无希望时,生活都会给福贵投下一缕微光,可好像刚刚看到一丝曙光时,生活又会猝不及防给福贵当头一棒。

福贵一次次被推进痛苦的深渊。一生都与苦难相伴,在苦难中品尝生活的滋味,和沉甸甸的厚重感。

虽经受着生活的苦难,但因为福贵心里装着离他而去的亲人,心就很满。

虽然很苦,但因为心中有爱,所以人间值得。

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曾说过一句话:“人最可贵之处在于看透生活本质后,依然热爱生活”。

所以,每个人活着的意义都是自己赋予自己的。

我们活着就是为了活着。为了自己而活,为了亲人而活。为了一切值得而活。

没有什么比活着更美好,也没有什么比活着更艰难。关键在于你赋予了自己人生什么样的意义。

最后,未知生焉知死。正确的面对生与死,才能更尊重生命、敬畏生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人性才会更加丰沛。

毕竟对于生命来说,不仅需要感性,更需要理性;不对死亡讳莫如深,才是对生命最好的教育。

太阳明亮,月光皎洁,

花儿绽放,四季更迭。

细细品味,人间值得。

你可能感兴趣的:(比起让我们难以启齿的性教育,死亡教育更让我们讳莫如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