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游老城区有感

我们都是时间旅行者,为了寻找生命中的光,终其一生,行走在漫长的旅途上。
                                  ——安迪·安德鲁斯

图片发自App

新年伊始,考完试一时兴起趁着距离近,买了早上出发的车票晚上晃到了北京。

晚上到达北京已经十点了,出了站跟着导航坐公交找提前订好的青旅。

身上没有带零钱,北京的公交车只接受刷卡和投币支付,夜班的公车司机热情地说你上车就是了,于是就这样免费蹭了次车。

青旅在故宫商圈的一条小胡同里,靠近周边景点十分方便,同时住宿的环境非常干净,住客以年轻人居多。

鉴于我是在游玩结束开始着手整理游记部分,暂时把出行按照北京的城市规划区分为三个块区六个系列,在我的理解里,北京大体布局以故宫为中心向外方形扩散,中心部分为老城东城区,西部大学城海淀区,东部经济中心CBD朝阳区。北边是昌平奥体中心没去,南部也没去不了解。

在此记录东城中心区的第一系列,老城氛围有感。

东城区和苏州古城的保护方式基本相似,老北京的特色在此大概可见一斑。论及三区特色,我还是十分青睐老城漫步的感觉,即使是冬季,尾随背着手遛弯的大爷逛逛老胡同也是极有意思的。

亲历可感的小小攻略,仅当记录。

                      风貌

图片发自App

“胡同”是北京街巷的代名词,大概像弄堂之于上海的感受。四合院的布局,每家每户联系的通道就是胡同。胡同里常见到社区共建的标语,卫生维持得相当不错,环卫工人每天都会推着小车出行清洁。城区布局方方正正,国槐作为行道树均匀地行列种植,神奇的是常能听见乌鸦的叫声从枝桠缝里传出来。又由于城市规划的原因,在老城基本上见不到现代高层建筑的天际线,所以老城给人整体的印象偏居一隅,很是静谧。

图片发自App

                      交通

图片发自App

在北京游玩出行,公交和地铁都是相当便捷的。它的轨道交通也是以方形环状布置,基本上遍及各个城区,地铁线交汇点众多,当然中转也会十分麻烦。不过整体而言,冬天的老城地铁里人流除各色游客外,基本没什么人出行。住的地方靠近中国美术馆站,其穿行的八号线晚上六七点车厢里空荡荡。对了,后来了解到,在北京交通卡出行所有的交通费用都是打半折的,只不过刷卡是上车和下车都需要刷,上车刷卡不花钱,下车记录里程扣费,办卡出游十分划算了。

图片发自App

                      人文

图片发自App

老城区居住的多为老北京人,除了来游玩的游客之外,年轻面孔很少见了,大多都是六七十岁满头银丝的老人,公交车上常常能听到纯正儿京味儿的对话,两老爷子在车上不顾旁人聊一路儿,说实在话,京片子听起来蛮过瘾,一连串的连音又急又快,我觉得挺能同化别的口音,怎么讲,感觉北京话里带着挑衅戏谑的意味,公交车售票员报站都是一股不耐烦的意味,还有跟您好心提一嘴儿,北京有的公交车分三节中间上车买票,前后下车,您儿可千万别搞错啰。

我对路边驻足围坐一团的老人时常有种固化的印象,诸如小时候看过的电影书画里的那种形象,内穿袍外穿褂,一年四季都戴帽,双手相对拢入两袖。当然现在的服饰文化较之前大相径庭,不过观看路边和和气气围一团的人群,还是有点图画上的意味。令人意外的是,路边结伴出行买菜的老人并不多见,这点和南京老城很不一样,老人常常是独行或者是跟家人带着小孩。常见的景象反而是挽着手的中年夫妻,提着拉车出门购买生活日用品,简简单单的平淡日子,也是羡煞旁人。

图片发自App

                      吃食

关于吃的方面,我能记录的实在有限。在外地旅行,除非有本地人带领,我觉得很难找到性价比高的正宗美食,另一方面,我出游很少以美食为线索去了解城市的体验感。老城区中心并没有大的商城,像是快餐店也并不多见,大概也是客流的原因,所以我的中餐基本上都是带着便利店的饭团,草草解决了。早晚会路过周边的一家庆丰包子铺,说实在话,在北京的消费还是挺高的,包子以两计数,一两三个,味道寡淡普通,不过尝试了大葱肉馅的味道也还行。

由于独行,除了和在北京工作的朋友在租房楼下吃了顿张亮麻辣烫,平时我都是独自堂食,有次遇见了一个老奶奶跟我拼桌,我眼看着她面无表情干掉了六个包子一碟小菜外加一碗馄饨,还发现她是个左撇子,最后离开前跟她说了句,奶奶走了啊,她抬起头笑着说啊再见,还是蛮有意思的交流。

好几次没赶上包子铺的炸酱面,因为早晚不卖面中午我常常在外游玩。最后一天感冒,跟着导航去社区里的药堂买药无意间发现了一条消费街,看样子是为周边居民服务的,走进其中一家面馆还是点了份北京炸酱面,也没多便宜十八块,挺难吃的,不如湖北的炸酱面有料。大概就是这样了,仅供参考。

拌面前后

图片发自App

                  写在最后

回学校整理行李时发现大学四年跑了不少地方,盒子里留存着不少火车票,有点遗憾,当时当景并没有及时记录下来,我也不算是会拍照的人,跟朋友一起出行也极少留下合影,大都是变成相册里不知道该不该清理的景色照,更不用说自己一个人出行了,基本上不留纪念。也是想借此机会,记录行程所感,让行走的途中多一份寄托。现在各色的纪念形式多种多样,归结起来都很耗费时间,不过我觉得整理一件自己认为有意义的事情,也未尝不是珍惜时间。收集生活中的细节,还会发现生命的厚度因此有所不同。

总之,保持所看、所观、所思、所想、所感。在日后每个困顿的时刻可以向内挖掘些什么。

愿今后还保有独自出行的勇气,观察更远更广阔世界的初心。

以上。

你可能感兴趣的:(北京冬游老城区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