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空城计中司马懿与诸葛亮的对峙(朱之淼

论我怎么把这个写成了爱情故事

前几个月在网上看到了《军师联盟》中司马懿与诸葛亮对峙的片段,其中切了一段司马懿的想象镜头:一片空白中,诸葛亮背对着他自顾自弹着琴,显得从容不迫。司马懿凝望他许久,忽然醒悟,大喊军队撤退。

  乍一看这镜头着实匪夷所思,让人摸不着头脑:司马懿你跑什么?几条评论都说道:“司马懿为什么不一箭把诸葛亮射下来?这样一切不久结束了吗?”这个疑问也一直从我看《三国演义》时困扰着我。这次重新看三国,也多了一点感慨。

彼时马谡失街亭,北上的蜀军不得已撤退。司马懿领着十多万人的大军赶到城下时,诸葛亮身边只有两千人。诸葛亮偏要用这两千人和空城忽悠十几万人。演义里的诸葛这时经过多次战役,已经是天下闻名的战略大家。读到这我曾以为,诸葛亮只要敢赌,凭借他的名望和手段,没有谁会不相信他。

对司马懿来说,他或许真的有这个胆量去和诸葛的胆量一拼。但是考虑到现实是一路高歌猛进连下几城的蜀军,朝堂之内人心惶惶,正为战事焦头烂额之时,只是街亭兵败,这困难就化解了?形式扭转得这么快,一定是诸葛亮又使诈。四朝老臣,对待同样久经战事的对手,本能地先对对方的行为揣摩,这是战争的礼仪。

揣测了一会,诸葛亮仍然自顾自弹琴的时候,司马懿感知到聪明人之间无声的谈判。蜀国小小离间计,司马懿便被曹睿闲置。动用司马懿的时候,无非是对付诸葛亮的时候。作为谋士被冷落,到了司马懿这个年纪,恐怕永无再起之日。诸葛亮活着一天,蜀国那批躁动的人马给朝廷添乱一天,司马懿就可以利用他们收拢魏国朝堂上涣散得人心,他需要积蓄力量。

敌国败,谋臣亡。诸葛亮对于蜀国,是军师也是丞相,手握大权,有先帝的完全信任,早已在蜀国内部有庞大的人脉的势力。司马懿对于魏国,不过是一个资历深一点的谋士,每年都有新鲜的血液靠近皇帝,分散他曾经拥有的权力,再继续碌碌无为,只怕这个人很快就要从朝廷里抹去。要是哪一天蜀国真的亡了,皇帝又怎会容忍一个他极不信任、又无作用的有野心之人存活?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在汉初就开始说了。司马懿追求的是利益,所以他明知这是生擒诸葛亮的最好机会,也故意装作自己中了“空城计”

两个政治家在袅袅的琴声中对峙着,这是一场好戏。诸葛亮得到了他要的名,司马懿得到了利。很明显,他在退兵时所说“亮平生谨慎,不曾弄险。”不像是他一贯大胆的军事风格。罗贯中设计这一局,实际上是为了体现战争的美学,而非单独吹捧诸葛亮。所以电视剧里那一段空白的对峙,就是对这场悄无声息的战役的最好演绎。

你可能感兴趣的:(论空城计中司马懿与诸葛亮的对峙(朱之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