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四十自述》笔记

《四十自述》,实是胡适的少年回忆,记述其童年至出国留学之前的片段故事。胡适说本来打算“四十岁时写儿童时代,五十岁写留学时代到壮年时代,六十岁写中年时代”。可惜后来因为五十岁时,其在华盛顿作驻美大使,恰逢日军偷袭珍珠港、六十岁时大陆沦陷第三年,失去了记述的情绪。

《四十自述》篇幅虽短小,却可对胡适所处的时代、他性格的形成等历史背景窥见一二。

胡适父亲,胡铁花是清朝官员,性格坚毅,但大气晚成。后至台湾任官三年半;在甲午战争后,因台湾割给日本,胡父在返回的途中,因病丧命于厦门。胡适母亲冯顺弟,于十六岁嫁给年长三十二岁的胡铁花。婚后两年生下胡适,六年即丧夫,独自将胡适抚养成人。

胡适的博学,是因其父临终叮嘱其父应让胡适读书,也是因其母尊其父遗志,花了大量心血,支持胡适的学业。有一情节讲胡适小时诵读古文,私塾其他孩子均无兴趣,甚至逃学,唯有胡适肯留学堂,且愈学愈深。能对学习如此兴趣,实为其母向学校交的学费远远高于其他家长,胡适自然在学校免受体罚,且得到老师的耐心指导。儿时的基础,为胡适后来到上海读书的跳级与申请庚款留学,都奠定了基础。

胡母的坚毅、忍耐、和气,据说对胡适一生的影响也是非常大。虽对胡适了解仅于皮毛,但从文字上看,一方面可感受到胡适温润如玉的性格,另一方面,则能体会到,胡适对其母亲深沉的爱。他提到,“世间最可厌恶的事莫如一张生气的脸;世间最下流的事莫如把生气的脸摆给旁人看。这比打骂还难受。”而将视角移至国家、教育上,仍可见其温和的一面,如其提到对年青人的问题,他引用王敬芳的话,和对王的评价。王讲,“我想青年人往往因感情的冲动,理智便被压抑了。中国学校的风潮,大多数是由于这种原因。学样中少一分风潮,便多一分成就。盼望你注意矫正这种流憋。”胡适说他是认同这种观点,但又补充,“学样的风潮不完全由于青年人的理智被感情压抑了,其中往往是因为中年人和青年人同样的失去了运用理智的能力。专责备青年人是不公允的。”面对当下的种种问题与处理的方式,我觉得胡适的结论与建议,应当值得我们反思。

虽是性格温和,但从胡适的少年求学生涯看,其独立的批判意识、追求变革、针贬时事的意识已经非常明显。如其讲至文化的落后,“痛论随便省事不肯彻底思想的毛病,说‘苟且’二字是中国历史上的场大瘟疫,把几千年的民族精神都瘟死了。”“只可怜我们中国人总不肯想,只晓得随波逐流,随声附和。国民愚到这步田地,照我的眼光看来,这都是不肯思想之故。所以宋朝大儒程伊川说‘学源于思’“。这些批判,放至当下,依然适用。

此书也能够让我们看到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趣味。如其提到梁启超在《新民说》“不客气”地讲,“五色人相比较,白人最优。以白人相比较,条顿人最优。以条顿人相比较,盎格鲁撒克逊人最优”。这种论述从现在看是不恰当,但联想19世纪末中英悬殊的对比,自也可以理解。

还有胡适原名嗣穈,在学堂名字为胡洪骍,后来因受严复的《天演论》影响,后其二哥帮其借”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而帮其取名胡适。再后来在北上应考,因担心考不上被朋友学生取笑,临时改为胡适名字,之后一直沿用。

读胡适的书,也从中寻找到自我的认同感。如其讲“我没有嬉戏的能力和习惯,又因为我确是喜欢看书,所以我一生可算是不曾享过儿童游戏的生活。”这段话用来描述自己的童年,实在更为恰当不过。

你可能感兴趣的:(胡适《四十自述》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