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雪歌风总是诗

图片发自App

            咏雪歌风总是诗

                  静    儒

      耀龙兄《逸然吟稿》题材广泛,真情流淌,性灵直透,实为诗集中精品。 所涉城市风貌,山水田园,观光览胜,登临纪游,大都深含对祖国大好河山之拳拳爱意;怀古讽今,抒情咏物,无不关注国计民生,处处体现名医学者仁爱之心,悲悯之情。吟呕花草树木总带三分灵气,描写鸟兽鱼虫尽现十足慧根。如:

    《七律·咏柳》

临河岸上小湖边,风弄悠丝曲动弦。

种得风流柔似舞,妆成春色碧如烟。

飘疏倩影拂街市,落却飞花散野田。

因此深情栽塞北,为谁脉脉送车船?

      意境隽永,可谓一绝,堪与高启咏梅花诗相比美。

      于今之世,人们久居繁华城镇喧嚣闹市,远离清幽安谧之自然环境,对于做客渔家乐、农家乐之江边林樾,草原湿地之蒲苇婆娑鸟飞蛙唱,湖畔荷塘之花娇叶翠水美鱼肥,并亲身操竿垂钓之景象,无不心驰神往。然而能状景明物,感之于心,动之于情,表之于诗而有无穷意境者,实难之又难。耀龙兄之《七律·荷塘垂钓》确系特殊格调经典之作,诗中写道:

休闲七月赏江花,坐客滩湾渔猎家。

莲叶漂浮藏动鲤,蒹葭摇曳戏游虾。

纤钩垂钓竿头水,漫酌篷吟杯底霞。

宦海商潮何眷恋,荷塘醉卧伴鸣蛙。

      其中“坐客滩湾”、“纤钩垂钓”、“江花”、“碧水”、 乃至“杯底霞”均为宁静淡泊之画面,而“莲叶漂浮”、“蒹葭摇曳”、“游虾”、“动鲤”则为静中之动,而鸣蛙又体现出动中之静,真可谓静中有动,动中有静。“荷塘醉卧”并非真醉,乃融身心于自然,宁静致远,漸次步入天人合一至高禅定境界,非碌碌尘劳中之人可体味。

      耀龙兄诗词最善于用比拟手法展开无限联想,《雨夜》中“欲借珍珠赠故友,苦无红线赖何穿?”《残冬》中“留得雪花胸臆里,冰心一片在天涯。”均为想象超凡无理而妙之佳句,空灵剔透,羚羊挂角,恰能表达及其真挚又难以言述之情感。

      耀龙兄诗作中,最使吾侪花甲老友引起共鸣之篇应为《七律·深秋写意》: 

一阵萧萧花木知,秋光眷恋去迟迟。   

火红枫叶晨霜早,憔悴芭蕉夜雨时。

荷尽已无擎露盏,菊残犹有傲寒枝。

人生不负沧桑意,咏雪歌风总是诗。

      寒暑交变,生老病死之自然规律无法抗拒,而人生几十年沧桑风雨阅历经验,无论有成者无成者,对已逝之青春年华、美好憧憬虽已无可奈何,总存眷恋,仍在老骥伏枥,希冀老有所为,更慕老有所乐,故云咏雪歌风总是诗。然而,对于此种感受并非人人可写出,并非人人能道明,唯有极高之思想境界、极深之文学造诣者方可借“花木”、“秋光”、“荷尽”、“菊残”等意象表达得出。山藏玉石润,沙含金水清之说实不污也。然对于老年朋友,若能常聚首交流,咏雪歌风,陶性于自然,怡情于天地之间,其雅乐莫大焉!

(己丑岁、庚 午月初、于肇州二中静儒斋)

(此文系为荣耀龙先生《逸然诗稿》所写的赏评文字,被载入《逸然诗稿》二三八—二四二页。)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咏雪歌风总是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