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二章:欲立“道心”,先通情理

道德经·第二章

【正文】: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夫惟不居,是以不去。

【译文】:天下人都知道怎么样算是美,这样就有了丑;天下人都知道怎么样算是善,这样就有了不善。所以,实有与虚无相互滋生,难与易相辅相成,长与短相互比较而显现,高与下相互依靠而存在,单音与回声相互应和而成曲调,前与后相互接随而成顺序。因此圣人用无为的观点对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听任万物自然生长而不加以干涉。生养万物但不据为己有,养育万物但不仗恃己力,成就万物而不自居有功。正由于不居功,所以功绩不会离开他。

【对话老子】:

老子:周同学,听说你对“道心”还有疑惑?

周同学:是的老师,我有一个问题。

老子:好,请说。

周同学:成就“道心”是否要抛掉一切感情,什么事情都要用理性解决呢?

老子: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

周同学:我常听人说过“不要感情用事”,让我产生这个想法,感情用事好像很危险。

老子:你是说“情”和“理”是对立面,没有中间地带?

周同学:对啊。

老子:那你怎么理解“理”呢?

周同学:“理”应该是一切事物的运行规律吧。

老子:那“情”是什么?

周同学: “情”包括了人类所有的情感,比如喜怒哀乐,亲情和友情等。

老子:好的。既然你认为“理”是一切事物的运行规律,那么这个“一切事物”包括了人类吗?包括了人类的“情感”吗?

周同学:这...应该包括吧。

老子:那么既然“情”包括了人类所有的情感,那么这个“情感”会不会暗含着某种“理”?

周同学:老师,你把我绕蒙了。

老子:看来你还是没把上节课的内容学习好,记住“故常无,欲以观其妙”。现在让我们往时间长河上游走,回到七百万年前的人类原始社会,看看那个时期的人类有什么变化。

周同学:我看到了人类开始直立行走,女人生孩子的时间提前了。

老子:对的,直立行走虽然方便了人类去观察环境和使用工具,但女性会增加提早生产的概率,早产的婴儿会出现许多问题,需要母亲更多的护理,这样的情形就加强了“亲情”吧。

周同学:嗯,确实。

老子:那么为什么会这样呢?

周同学:因为人类有了直立行走的变化。

老子:这个变化是“理”还是“情”呢?

周同学:应该是“理”。

老子:所以“理”能产生“情”,对吧?

周同学:是的。

老子:那么接下来我问你,“情”能否产生“理”?

周同学:这个是不是就有点难度了?

老子:你可以举个例子说一下。

周同学:比如说司马光砸缸?

老子:哦,你把这个说详细一点?

周同学:我想司马光看到朋友掉到水缸里,他一定很着急,一心想要救出朋友,肾上腺素激增,脑袋也转得快了,这才能在短时间内想到好的拯救方法。

老子:所以你想表达的是“着急”这个情绪导致了身体生理、大脑工作的变化,最终带来了“智慧”,急中生智,对吧?

周同学:是这个意思。

老子:很好,那么现在,周同学你认为“情”和“理”是什么关系?

周同学:我隐隐约约觉得它们是一体的,互为因果,相辅相成。老师,你觉得呢?

老子:既然有“情”,就必然有“无情”。拿“亲情”来说,从“无情”变成“有情”,中间应该存在一个“理”。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说过,人类可能是由鱼类进化而来的,当人是“鱼”的时候,这个“亲情”应该就不会像现在这样浓烈了。你觉得这个变化的“理”是什么?

周同学:我也不知道,老师您觉得呢?

老子:是整个人类的生存和繁衍。哪个方向对它有利,自然就会选择哪个方向。从这个角度来讲,“情”因“理”而生,又是“理”固化后的本能。比如我们拥有的恐惧和贪婪,面对灾难就会逃跑,面对食物就会进食,即使处于困境中也可以帮助我们生存,这就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周同学:老师,我还有个问题,那我该如何在“道心”中平衡情和理呢?

老子:你说平衡,其实无外乎让我给你个分配标准,比如情和理应该按照三七开,或者五五开才是合适的。但你已经了解情和理本为一体,那么为什么还要分开呢?

周同学:是啊,老师,请您指教。

老子:“心即理”呀!

周同学:老师,您说的是“阳明心学”吗?

老子:没错,王阳明所说的“心”和你说的“情”非常相似,“心即理”也就是“情即理”。王阳明强调了“心”和“理”的转化和统一,而不是对立和切割。所以如果要练就道心,就把“情”和“理”融会贯通起来,实现统一。

老子:但这里面还有个问题,“小情”只与“小理”转化,“大情”才与“大理”转化。

周同学:老师,我又不懂了。

老子:只考虑自己便是“小情”、“小理”,只能看到眼前的事情,而不能顾及到更广阔的领域。能考虑自己、他人、社会、地球、宇宙,就是“大情”、“大理”,越来越宽广。所以若想练成“道心”,可能得换位思考下宇宙。

周同学:听起来好难啊。

老子:确实很难,别说是“道心”,就是考虑他人的“善心”也很难练成。所以王阳明开出的药方是“知行合一,致良知”。其中“知行合一”是方法,“致良知”则是根本,“致良知”要考虑他人。

周同学:老师,您为什么不说说您自己的“道”,而是讲王阳明的“道”呢?

老子:何为我的“道”?何为他的“道”?“无我无他”,大道至简,虽然各人修炼的路径不同,但最终目的地都是同一处。他的话与这个问题有相通之处,我就引用了他的话。

周同学:老师,您讲的好深奥啊。可是对于普通的人来说,这有什么用呢?

老子:无所不用。如果一个人遇到困难,内心不安,有时甚至想要逃避,要么是“理”不通,无法理解其中的道理;要么是“情”不通,无法接受其中所包含的情感成分。无他,只此两种原因。

老子(停顿,喝了一口茶):所以,当遇到问题的时候,我们要从“情”和“理”这两个角度着手解决。譬如人之手掌,只会张开是病,只会紧握也是病,只有收放自如才算正常。

老子:但这并不容易做到。

周同学:老师,我觉得我需要学习的还有很多呢。

老子:没关系,不必着急。你只需要记住“遇事情理转换”的口诀,其他有些东西等你有了更多的经验和修炼之后再去琢磨吧。

周同学:好的,谢谢您,老师。

老子:不用客气,明天我们继续。

你可能感兴趣的:(《道德经》第二章:欲立“道心”,先通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