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类情感不成熟的父母

        玛丽爱因斯沃斯等人在1971~1974年进行了著名的婴儿依恋研究,他们从以下4个维度:敏感-不敏感,拒绝-接受,合作-干扰,在意-忽视,来确定对婴儿依恋行为有关的父母特质。研究结果显示,父母的敏感度是一个关键变量,对婴儿情绪敏感度高的父母显然在接受,合作和在意孩子这三方面具有不错的表现,而婴儿则表现出更加稳定的依恋行为,给孩子带来极大的安全感,对孩子身心健康的发展起到关键的作用。与之相反,那些对孩子情绪不敏感的父母,他们都具备一些共同的特质,比如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同理心,缺乏真正接受亲密情感的能力,他们都会利用孩子来改善自己的心情,这也常常导致亲子关系的反转,孩子来处理成年人的问题,而他们的孩子往往缺失安全感,缺乏主动性,严重的还会产生抑郁和焦虑的倾向。我们把这类父母称为情感不成熟的父母。根据不同的特质,我们可以大致将情感不成熟的父母分为4类,当然有很多类似的父母可能处于多种类型的复合体。

1.情绪型父母

        情绪性父母是4种类型中最幼稚的一种,他们常常受到自己情绪的影响,非常容易感到不安,他们给人的印象是需要家人照顾,哪怕是面对孩子时,也需要孩子考虑他们的情绪感受。比如夫妻吵架了,最后却把自己的情绪撒在孩子身上,在工作上遇到了困难或被老板批评了,回家会对孩子特别严苛,一家人开开心心的出去旅游,因为一件小事产生了情绪,导致整个旅行变成一场灾难,本来对于孩子来说是一场快乐的家庭聚会,但却变成了痛苦的回忆。孩子会跟着体会到绝望,愤怒和憎恨的崩溃状态,这样的孩子长大后会过分关注别人的感受,结果常常给自己带来痛苦。

2.驱动型父母

        驱动型父母是4类父母中最正常的一类,他们愿意为孩子投资,希望孩子成功,尽心尽责的做好每一件事,把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安排的井井有条。他们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很难察觉,他们认为他们所做的事情对孩子是最好的,他们其实在塑造自己理想中的孩子。最近看了一部电影叶问4,叶问想让自己的孩子好好读书,不想让他习武,为此和孩子发生了多次的争执,但当另一个女孩向叶问抱怨自己的父亲不理解她,总让她练太极拳,而不支持他在学校的啦啦操队跳舞,叶问恍然大悟,他建议女孩在中秋晚会上不要打太极拳,而是跳啦啦操,同时他给自己的儿子打了电话,答应儿子亲自教他练拳。这类父母总想给孩子自己认为最好的,却忽略了孩子喜欢什么,他们真正想要的是什么,这样勤奋的父母,最终培养出的却是失去动力,甚至有些抑郁的孩子。

3.消极型父母

        和其他三类父母相比,消极型父母喜欢和孩子待在一块,他们和孩子维持着不错的情感连接。但他们也倾向于避免冲突,保持低调并服从于性格比自己更强的人。在关键时刻他们会陷入恍惚时刻,用消极的方式逃避一切,无法给予孩子指导和帮助,他们意识不到,除了陪陪孩子玩以外,他们还有责任要保护孩子。当情况变得极其糟糕时,这类父母还有可能抛弃孩子,离家出走。我小时候有口吃的毛病,让我印象很深刻的一件事,是我生日时请好朋友来家里吃饭,大家高兴的时候都会开玩笑,会模仿我口吃的状况,并嘲笑我,对于还是一个孩子的,我当时的心情非常糟,我看着我的母亲,希望她能帮助我,可是她也附和着我的朋友,说我口吃的缺点,这让我倍受打击,让我觉得需要帮助的时候,母亲是帮不了我的。这类父母培养的孩子长大后,会为任何抛弃的行为找借口,会认为消极型父母的无能为力是真的无能为力,会觉得什么事都要靠自己,觉得任何人都无力帮助到自己。

4.拒绝型父母

        拒绝型父母是4种类型中最不具备同理心的一类,这类父母在自己身边建起了一堵墙,他们不想和孩子待在一块,他们只想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对于孩子来说,他们会觉得即使自己不存在,父母依然过得很好。他们对孩子的放任,不管不顾,会对孩子造成极大的心理伤害。这类孩子长大后会习惯性地把自己当成是父母的困扰和刺激,他们常常轻言放弃。

        我们时不时也要反思,我们是不是落入了这4种类型的陷阱?我们和孩子相处时,是否使孩子被我们的情绪绑架?我们是否只是按照我们的想法来教育孩子?我们是否考虑到孩子的想法和感受?在孩子需要支持和帮助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在逃避或无所作为?我们是不是忙到没有时间陪孩子?我们是不是时常忽略孩子的请求,认为那很幼稚或不值得?

        教育孩子是一件极其复杂的事情,没有统一的标准方法可以借鉴,每个孩子都有自己不同的特点。但至少我们可以反思自己,不让自己犯本文所说的4种错误。

你可能感兴趣的:(四类情感不成熟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