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感谢郭主席,吴秘书长提供《影人茶社》交流平台,与大家一起分享如何用美篇,快速提升图像编缉能力的体会。
作为一名摄影爱好者,2007年开始使用数码相机,拍摄图像积累几万幅之多。题材涉及人文纪实、自然生态、微距小品等。
玩摄影初始,和多数影友一样,纯属娱乐自我,丰富业余生活,发现身边的美。日积月累,图像把电脑硬盘空间挤占的满满。
网络时代,相互交流变得快捷畅达。我也和影友一样,把摄影作品发至微信朋友圈或QQ空间。每当得到竖起的大拇指,获取片刻满足后,感觉对摄影水平的提高微乎其微。
2016年夏天,开始接触自媒体图文编辑软件《美篇》,并尝试着借用这款文图并茂强大平台,讲好属于自己图像里情感,背后的故事。
那么,《美篇》编辑软件,到底好在哪?受益在哪?
@可以同时展示最多100张图像,图文编辑随心所欲,可多可少;
@可以文解图,图伴文,添加背景音乐与动态视频,有声有色,赏心悦目;
@可以实时修改文字与更新图像,不断提高审美能力,形成独特的个人风格;
@可以分享微博、微信朋友圈、QQ等媒体平台,作品传播面广泛;
可以把美篇发至对应圈子,查看到阅读量和欣赏者地域数据。
痴迷这一自媒体一年多时间,先后编辑制作了二十余篇或长或短的美篇作品。
下面把自己如何运用美篇编图文、讲故事的体会,与影友一同分享:
体会一:拍片干万张,若讲不好图像背后故事,大多如同散落墙角里的碎片
数码时代,摄影变得非常容易,单反相机可拍,手机同样可拍。
网络时代,光拍照不注重编辑,不擅长讲图像背后的故事,你付出时间与金钱成本所摄影的作品,瞬间淹没在浩如烟海的信息中,难以达到有效的传播目的。
闲暇时间,拍摄了一定数量安徽濉溪老城石板街人文记实的图像;拍摄了一年四季荷花生态主题图像;拍摄了看似题材不宏大小品……
有了美篇,尝试着对纷繁杂乱的图像进行整理、归类、提炼、解析,比如人文纪实老街系列,编辑制作了《岁月悠悠石板街》,《开启老城扇扇门》,《抚摸岁月那堵墙》,《门扉岁月把把锁》,《门板上的风景画》五个系列主题
以《开启老城扇扇门》美篇为例,就是围绕老城石板街,把跟老门有关的图像有序的串联,每幅图像,用自己体悟的文字,讲老街百姓市井生活真实的状态与感受。这样的美篇如同一本连环画,有了故事性,使寻常图像变得不寻常。
体会二:文解图,图伴文,美篇更能切入主题,表达个人思想情感
在没有美篇之前,时不时遇到这样困惑。自己拍摄的作品,发至微信朋友圈,每幅照片,因形式所限,文字难以展开,网友无法准确理解图像意图与想法。
再有,影友看到网上有些图像不管是构图,还是光影都表现的平平,却因有了文字"画外音",观者也会跟着文字而读懂了图像所蕴含的意义,一并被感动着。
运用美篇,图配文,文解图,学着给自己当编辑。在编辑与讲好图像背后故事的同时,也会潜移默化提升了自己审美能力,观察能力。反过来,对日后拍摄也是一个有效的促进。
上面几幅作品,是《简摄片言》美篇中作品,用手机随拍的。拍摄时的想法,就是寻找与关注身边不起的小题材,小场景,表达自己的心绪,培养细仔与化繁为简的观察能力。组合在一起,看似简单而容易忽略的被拍摄体,是不是有些独特视角,独有的感受。
体会三:美篇编辑过程中,也是对所拍的对象又深入的认识过程,反过来,扩展着知识层面
其实,在摄影中,每个人都会遇到瓶颈,停止不前,拍无兴趣。而用美篇编辑图文时,在修改比较中,会发现自己的断板与不足,发现审美能力的缺陷。
比如,公认是最好拍也是最难拍的夏日荷花。若不了解其自然生长习性、花期开合特点、荷花品种、以及色彩所蕴含的寓意,拍出图像要么缺少些神韵,要么俗气平常。
再如,荷叶与荷梗如何呼吸?水珠为何能驻留在荷叶间?古代文人墨客描写荷花诗句为何如此迷人?这些都需要作功课,也就是我们常说功夫在诗外。
下面的几幅夏日荷花图像,配上了有自己感受的文学,便多了新意,多了些荷花田田轻扣夏的故事性。
我只是一个摄影爱好者,自从借助美篇编辑制作文图并茂的作品,带来摄影水平的提升显而易见。从中身心愉悦,常拍常新。
作者简介
位龙杰,沈阳人,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生人。
网名:行走皖中人。
辽宁旅游摄影家协会会员。
安徽省摄影家协会会员。
英国CPPA商业人像学会会员。
2007年开始学习摄影。尤其喜爱人文纪实摄影。在安徽,持续数年拍摄了大量带有真情实感与人文情怀摄影作品,并擅长借用网络自媒体,文解图,图伴文,讲好图像背后的故事。
作者摄影作品及专题摄影多次被沈阳日报、辽沈晚报,华商晨报,新安晚报,合肥晚报诸多主流媒体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