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记日记#462 不好吃的午餐和今天看的书

约了几个朋友去一家曾经很著名的川菜馆吃饭,点了几个典型的传统菜,吃过后没有一个菜让大家满意,尤其是我刚刚从四川回来,见识了川菜滋味的妙处,更难接受这家餐馆的出品了。同行的川菜大师牛金生老师评价说,方法不对,味型不对,滋味肯定不对了。以前我也去过这家餐馆吃饭,有一年为了一个孩子上研究生的事情还在这里请指导老师吃过饭,当时觉得出品还是可以的,怎么现在变成这样了?也就是说这些年没有进步反而退步了,退步到让人难以接受了。虽然知道这家餐馆经历了不少风波,对赌失败后原来的主人退出了,可是餐馆还在继续经营,依然还有生意,出品怎么就是这个水准呢?显然是管理上出了问题,给人的感觉是缺乏对工作认真的态度。

宫保雪花牛肉。牛老师说,宫保的菜,一定要有汁,虽然少但一定要有。像这道菜干巴巴的,入口一嘴糊味,那还有宫保的韵味。

图片发自App

鱼香肉丝。牛老师说这个菜一定润,不润,菜的香气就出不来。确实,我只吃到了咸酸味。

图片发自App

午饭后看了一会书,然后睡了一觉。这两天夜里睡得少,午睡时间就长了一点。醒来后神清气爽,看完了一个外国人的日记,他在北京亲历了义和团运动,五十五天的庚子事变,北京被八国联军占领,慈禧太后跑到了西安(这也是西北许多小吃菜品能和慈禧太后拉上关系的原因。自从赵宋王朝建都汴梁-开封之后,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的西狩,大概是唯一的一次在位皇族到西安。)清政府为此赔了许多钱才算保住了自家的皇位。结合其他记录当时的历史资料来看, 义和团就是一个封建流氓组织,除了欺负那些信了洋教的中国人之外,就是对平民的烧杀抢掠了,义和团的愚昧流氓行为,对国家的伤害无比巨大,开始被清政府利用,最后被清政府剿灭,下场可怜又可悲。今天的那些爱国贼说到底和义和团没有什么区别,那几个砸车打人的家伙,又有几个有好下场的?

图片发自App

晚饭吃了炸酱面,酱是春晖送我的。肉多块大,酱炸的透,香极了。建议春晖公布一下自家炸酱的配方,让更多的人可以试试,做出自家最好吃的炸酱面。夏天就要到了,面条是北京人夏天经常吃的饭食,一碗面就是一顿饭,简单便捷美味。面条机制面就行,或者在面铺买手擀面,关键在于炸酱。炸酱香,这碗面就成功了。否则又怎么敢叫炸酱面呢?

犯懒了,就切了点黄瓜,吃完了才想起冰箱里还有些香椿呢。

图片发自App

肉多块大炸的透。

图片发自App

晚饭后喝茶看书,继续《有闲阶级论》 的阅读。在原始社会末期,就出现了有闲阶级,非生产性业务归上层阶级掌握,生产性业务由下层阶级担任。这种业务的差别是有歧视性的,非生产性业务在习惯上被认为是光荣的、值得尊敬的,这种区别现代社会依然存在,看看我们自己就可以明白。好逸恶劳是历史形成的,我们的祖先就是这样看待社会分工的,只是这样的观念是后天出现慢慢形成的,几千年的时间让它成为文化基因,烙印在社会文化传承中,成为我们的本能反应,对职业的选择,对尊敬和尊重的选择。远古形成的观念在今天被我们看做是自然的,其实我们今天当做自然的观念不过是文化对人类的异化,这一点倒是和汤姆·斯坦迪奇在《舌尖上的历史-食物、世界大事件与人类文明的发展》 一书中对基因工程的观点一致,汤姆·斯坦迪奇认为,我们现在看到的农副产品,没有一个是纯自然的,若无人类的介入它们根本就不会出现,更不可能存在。“好几千年前,早期的农民便已设法驯服了大多数值得费心的动物和植物。这也许可以解释,为什么人们会普遍认定驯化的动植物是自然的产物,以及当当代人运用现代基因工程技术进一步改良它们时,这些努力何以招致如此严厉的批评,引发如此严重的恐惧。然而我们可以说,当代基因工程,只不过是在一个有上万年历史的科技领域中,最新出现的转折。诚然,耐受除草剂的玉米不是大自然的产物,但其他任何一种玉米也都不是。”

习以为常的不一定就是自然的,只是它出现的太久而已。食物如是,观念也如是,仅此而已。

你可能感兴趣的:(#开始记日记#462 不好吃的午餐和今天看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