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之行打卡34/1000#大脑的“性别优势”:女性重社交,男性重争斗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今天是第34/1000步。

罗宾·邓巴《社群的进化》,深度理解社群四部曲

在《最好的亲密关系》一书中,邓巴提出,互联网虽然提供了新的社交方式,但并没有改变社交的本质。

我们在对人类文化的奇迹津津乐道时,常常会忽略我们的行为到底多大程度上源于生物进化。人类思维无疑是自然世界的奇迹之一,但它有时候看起来也十分平庸且具有局限性,使人察觉不出和其他的灵长类动物到底有何不同。我们如今生活在拥有几千万人口的巨大都市圈里——这也算得上人类文化的产物之一吧,然而就在10000年前,人类才住进村庄;在整个20世纪,人类的城市都还只和孟买、里约热内卢一样大。这些都是令人称奇的创新,是人类创新的产物。与此同时,人类社会却停留在几十万年前的样子。每个人认识的人,可以信任的人,与自己有情感联结的人,不超过150个,这个数又被称为“邓巴数”。自人类诞生以来,这个数值就一直是150。人类的心智能力也无法将这个数字变得更大。和其他物种一样,人类也是自身进化历史的产物。

达尔文最核心的论点:有机体的行为方式总是倾向于提高基因成功遗传的概率。

Part 1 社群的建立

01 大脑天生爱社交

进化赋予人类的最高荣誉,就是给人类一个能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大脑。

● 一夫一妻制要求人类有能力调整自己的行为,与伴侣相协调,这需要极高的认知能力。

● 女性赢得了大脑皮层的控制权,发挥出较好的社交技能;男性则赢得了边缘系统的控制权,在斗争中更有优势。

● 眼睛其实是大脑的一部分,女性对颜色更为敏感。

一夫一妻制的大脑有利于选择稳定的伴侣

大脑的消耗量惊人,虽然它只占人体体重的2%,消耗的能量却是人摄入总能量的20%。

你是否总是对伴侣的缺点耿耿于怀?如果你发现你们的关系中有些摩擦,那你们其实很般配。对鸟类和一般的哺乳动物来说,大脑在身体中占比最大的物种绝对是单配的(一雄一雌)。那些群居且任意交配的动物,如羊、牛,其大脑往往较小。

那么,到底是什么让单配的配对变得如此复杂呢?

一个可能的原因是,终身单配制存在着巨大的风险。如果伴侣很糟糕(不育、懒惰或不忠),就可能会危及你对基因库的贡献。因为从生物学角度来说,基因的传递就是生命所有的意义。

单配制还存在另一个同样重要的意义,就是让你有能力调整自己的行为,与伴侣相协调。

单配制有着较高的认知需求,是因为你要让伴侣的观点和立场与自己保持一致。我们自己的经验也表明,长时间地保持一段关系是一件非常微妙的事情,需要很多值得期待的技巧,对那些很可能带来分歧的问题也要学会看开。或者,对那些尚未暴发的问题,对那些直到发生才能发现的事情,我们要知道如何处理和修复,让关系再次恢复平衡。

大脑的“性别优势”:女性重社交,男性重争斗

也许有人会认为你从父母双亲那里随机遗传了所有特征并进行组合,但事实并非如此。相反,事实证明,有些特征总是遗传自母亲,另外一些则总是遗传自父亲。基因似乎很清楚它们应该从哪里遗传,也知道应该关闭哪些功能。

在大多数灵长类动物中,雌性繁衍成功的关键在于姐妹之间的支持。雌性如果希望自己的社会关系有效运作,就要能够在复杂的社会中自我实现。对肯尼亚安博塞利国家公园中的狒狒将近30年的家族历史研究表明,社群中最成功的雌性往往在一生终结时拥有最多的后代。

但对雄性来说,问题则不在社交技能方面,而是要在竞争中保持猛烈的劲头。

实际上,雌性在大脑皮层的控制权争夺中获得了胜利,因为对她们来说,社交技能更有价值;雄性则赢得了边缘系统的控制权,因为这可以让他们一旦投入战斗就无须思考太多。

眼睛是大脑的一部分

眼睛其实是大脑的一部分。眼睛是大脑对光敏感的产物,并出现在了人类的外表上。

大约1/3的女性在视觉世界中似乎拥有四原色,而男性只有标准的三种(红色、蓝色和绿色)。这些四原色的女性的视觉里,还有一种额外的绿色或红色。更要命的是:有些女人甚至拥有五种原色!确实有些女人看到的世界与其他人截然不同。

我们的视网膜上有两种视觉细胞:在夜间赋予我们黑白视觉的视杆细胞和在白天赋予我们颜色视觉的视锥细胞。一直以来,我们都知道人类有三种视锥细胞,每一种都对不同波长的光非常敏感——红色、蓝色和绿色,就跟你家里电视屏幕上的一样。我们之所以能看到彩虹七种不同的颜色,正是因为对这三种原色不同程度混合的感知。

如果只是说相对于男人而言,女人生活在一个更富有色彩的世界里,那也没什么,谁会在乎呢?

也许女人对色彩(特别是红色)的敏感度,与她们总能准确知道你一整晚都在生什么闷气的能力有关。或许我们可以说,这还是有那么一点道理的。换句话说,女人之所以知道男人什么时候在说谎,是不是因为她们总是技高一筹,早已从伴侣微微发红的脸颊发现了蛛丝马迹呢?进化竟然如此不友善……


02 邓巴数,社群规模150人

社会被社交媒体重新定义。

● 研究表明:群体规模与大脑新皮层的大小有非常显著的相关性。每个人拥有的社交网络规模在150人左右,这一数字被称为“邓巴数”。

● 社群的重点不仅在于关系的数量,也在于一些重要关系的“质量”。

● 关系最为亲密的小圈子一般都由3~5个人组成。这些人基本上就是一个人在遇到困难时会求助的好朋友。

社交网络打破了达尔文时代人们社交的时间和地理上的限制。

只要对这种小小的网络世界一瞥,我们很快就会发现两个问题:第一,好友数量的分布存在着很大的偏态——大多数人的列表里有一个平均数的“好友”,只有一小部分人有超过2000个好友;第二,怎样判定谁是真正的朋友。那些拥有大量朋友(超过200个好友)的人往往不认识好友名单里的人,甚至对他们一无所知。

相互依赖的关系形成了复杂的社群

与比较敏感的哺乳动物和鸟类相比,人类确实表达出了灵长类的遗传属性——由异常复杂和互依的人际关系形成了复杂的社会。而灵长类动物的这种遗传属性,在猿猴拥有了比其他动物更大的大脑时就已经出现了。

那为什么灵长类动物会有这么大的大脑呢?

相对传统的观点认为,灵长类动物需要更大的大脑帮助它们形成个体对世界的看法,以及找到在日常生活中解决食物问题的方法。另外一种理论认为,灵长类动物生活的复杂社会为大脑的进化提供了刺激

正如计算机的计算能力受到其内存和处理器的限制一样,大脑在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中处理信息的能力也受到大脑新皮层的限制。

人类的社群规模限制在150人

高质量的社会互动是进化优势

问题不仅在于关系的数量,也关乎一些重要关系的“质量”。

灵长类动物(甚至包括猴类和猿类)和其他动物物种的差别在于高密度的社交互动。而人类与其他灵长类动物的差别在于,我们将这一优势推向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社会网络基于三角结构

社会网络的结构明显是基于三角结构的。

如果我们观察组成社会的150人群组中的社会关系模式,总能发现很多亲密的关系。而关系最为亲密的小圈子一般都由3~5个人组成。这个核心的小圈子里,基本上就是你遇到困难时会求助(寻求建议、安慰甚至会借钱救急)的好朋友。比这一层小圈子稍微外围一点的,是一个大概由10人组成的小团体。而在这个小团体之外,还有一个大约30人的大圈子。

会发现非常清楚的模式:它们似乎形成了3倍递增的次序(5,15,50,150)。事实上,在这些之外还有两个层级:500和1 500。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甚至尝试形成了更大的一个层级:他认为5 300人是民主的最理想规模……

非常有趣的是,亲戚在这些连续的关系圈子中出现的频率要比我们想象得更多。


03 社群的核心是亲戚而非朋友

亲戚关系为人类的社会生活提供了一种难以想象,甚至难以觉察的深刻影响。

● 每个人都有亲戚,亲戚之间通过一个复杂的生物网络彼此联系。

● 长途跋涉最好与亲戚相伴。

● 为他人的孩子取名的传统习俗,使得命名者与孩子形成联结,他们与孩子休戚与共,让孩子终身受益。

社群是世界的基础。从这个角度来看,人类确实具备灵长类动物的特性:社会性,通常是一种非常强烈的社会性。

最早的社群都是由血亲组成的

总之,社群是生活的核心,而如今我们已经忽略了它。在传统社会中社群如此高效的原因之一是,几乎所有的社区都是由血亲组成的。

亲戚关系让我们更加安全和满足

同姓可以激发亲属感

为什么要遵循这样的取名法则呢?

最明显的一个答案是,遵循同样的姓氏证明了同一个家族的身份。

为他人的孩子取名的传统习俗,也形成了孩子与孩子命名者的联结,使得他们与孩子休戚与共,让孩子终身受益。

进化生物学家很久之前就知道了亲属关系(由共同祖先繁衍)在动物和人体生物学中的重要性。“汉密尔顿法则”(Hamilton’s Rule),这是近代进化生物学的基石之一,它以W. D.汉密尔顿的名字来命名,汉密尔顿在20世纪60年代发现这一法则时还是一名默默无闻的博士生。他发现,两个基因相关的个体,也就是源于共同的祖先、拥有一定比例相同血统的人,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他们更可能帮助彼此,而不是去帮助血缘上不相干的人。

姓名并非我们定义族群联系的唯一方式,方言也是一种

但是,到底是什么让本是为了便利沟通的东西,天生具有阻碍相互理解的能力呢?

答案是:方言正是你出生地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志

方言也是我们用来认同当地社区和族群的社会标签之一,我们据此知道自己可以信赖谁、对谁负有责任。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先迈出它100步。


转载说明:本文为“三少爷的见”原创文章,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

你可能感兴趣的:(#千里之行打卡34/1000#大脑的“性别优势”:女性重社交,男性重争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