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的那颗泡桐

      俺是地道的农村人,俺县早先因为贫穷,全国有名。

      在五六十年代,河南省内,要饭的十有六七都是俺县的。

      那时候俺县土地盐碱比较大,不成庄稼,农民全靠那一亩三分地,因为缺乏收成,自然贫穷。

      后来来了位党的好书记,叫作焦裕禄,你自然也就想出来俺是哪个县了,对,就是兰考县,俺县那时种植最多的就是泡桐,这得益于焦书记,故事也是从这里开始的。

      那是一九三六年,因为黄河发大水,俺爷的父母亲,逃荒到了俺太奶奶的娘家,那时人都穷,好在空的地方多,生产队长因为是亲戚,召集了大伙,没几天就收拾了一个小院子,俺太奶奶他们一家,就住在了那里。

      院子里光秃秃的,中间靠南的地方,种着一颗小泡桐,一个小小的树苗,活不活的成,那时谁也说不准,也没人去关注它,因为吃饭都是问题,谁去管一颗树。

      时间啊,一不留神,就跑了,二不留神,就跑的更快了,转眼就到了八十年代,太奶奶,太爷爷,终日吃不饱饭,早早的去世了。爷爷也当了爹,家里的重担也落在了他的身上,一米八几的个子,因为瘦,也显得有些罗锅。不过那颗泡桐却变成了真正的大树,高高的树杆,分了三个大枝,每个大枝都有好多小枝。

      泡桐成了幼年父亲的玩具,春天时分,有桐花,满树都是,有几颗调皮的,掉落院中,放在嘴里,甜甜的,还可以吹喇叭,桐花的根部,掐去小蕊,就像一个小陀螺,放在地上,用手一捻,到处转。夏天更美,满树的桐叶,地里活干完了,打一碗凉水,坐在桐树阴影下,宽大的桐叶,遮去了大部分的炎热,间隙透过来的阳光,这时也显得那么柔和。

      人们都说,过完秋季,冬季就要来了,九十年代初,长年的劳累,爷爷也病倒了,没有撑到过年,就去世了,寒冬腊月,最冷的季节,高大的泡桐,光秃秃的,小枝上或有一两片枯叶,冷风一吹,也就掉了,一家人商量把树砍了,给爷爷做口棺材,剩余的卖了,给爷爷办事用。

      最后一次完整的见到那棵泡桐,就是爷爷去世的时候,那时候我才九岁左右,一棵完整的大树,最后就剩一个木墩。

      随着年龄不断长大,我去了外地求学,家也搬到了村子最北边的新房子里,后来大学毕业,在城里工作,就更少回家了,那棵泡桐就更不会记起了,恍惚就没有它存在过一样,就如我们的先辈,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的会淡忘,有时候就连先辈的名字,也似乎或许忘却了。

    前不久,回了趟家,因为自己也已经步入中年,对待老旧事物,也逐渐怀念,就去了趟老院,因为是春季,也想起了那棵曾经的泡桐,信步上前查看,树墩已经不见,或许水土流失,盖住了,但是我见到了一棵笔直的树苗,恍惚太爷爷刚搬进这个院子那样,光秃秃的院落,一棵笔直的泡桐树苗。

你可能感兴趣的:(老家的那颗泡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