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3上4单元《水》教材分析

      水和空气是地球上十分重要的两种物质,也是液体和气体的典型代表。学生们在生活中已经积累了大量有关水和空气的经验,但这些经验是零散的、感性的,如何将学生的这些认识向科学概念探究转化呢?这是本单元的学习重点。

      《水》作为单元的起始课,首先设计了一个网状图,用来搜集学生对水的初始想法,为本单元结束后,评价学生对水认识上有哪些变化提供参考。接着,通过让学生借助感官辨别水和其他物质,并根据辨别的标准来进行分类,初步学习对周围物质进行分类,从而认识物体可以分为固体、液体和气体。

综合三年级孩子的实际情况,

教学重点为:学生能运用不同感官对物质进行辨别,并根据辨别的标准来进行分类,从而认识物体可以分为固体、液体和气体。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发现并说出像石头、树叶、木头这样的物体容易辨别是因为它们的形状不容易发生改变,能用摸的方法辨别出来;像牛奶、醋和水这样的物体,比较难辨别,是因为它们都是流动的、形状不能固定,具有液体相同的特征。

      要带领三年级的孩子充满兴趣地完成本课的学习,充分的课前准备是活动成功的关键。首先,为每个科学小组准备:7个不透明的袋子、3个透明的可封口的塑料袋(用来装液体),以及1块石头、1个木块、1片树叶和1张记录单。接着,教师需要准备:有关水的课件、板书用的卡纸、磁铁和抹布。

      首先,来看第一个环节:学生交流有关水的认识。教材设计了一个网状图,由四个方面组成,依次为:水是什么样子的、水的用途、和生物的关系以及水的存在。三年级的孩子填写起来会比较慢,老师要耐心地留够时间让每个学生填写。“水的存在”是什么意思,学生理解起来会有困难,老师可以举例说明,例如:自然界里有冰,冰就是水的一种存在形式。考虑作为单元起始课,网状图的主要作用是呈现学生对水的前概念,学生对水能够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就好,教师不必花太多时间去纠正学生。

      接着,进入第二个环节:“猜一猜:水在哪个袋子中”。根据三年级学生年龄特点,将这里设计成一个闯关游戏。将水、空气、木块、石头、牛奶、树叶、醋七种物体,分别藏进7个袋子里。游戏规则为:不打开袋子,用“摸一摸”“闻一闻”等方法,猜出袋子里装的是什么?学生们会非常喜欢这种有点神秘的活动设计。他们很快能辨别出醋、木块、石头、树叶和空气。在区分牛奶和水时,学生们遇到了困难,摸一摸之后分不出哪个袋里是牛奶?哪个袋里是水?(因为老师故意用两层塑料密封袋隔离了牛奶的气味。)这时,一定要引导学生思考,“哪些比较容易辨别?依据是什么?”“哪些比较难辨别?原因是什么?”目的是让学生发现像石头、树叶、木头这样的物体,它们的形状不容易发生改变,能用摸的方法辨别出来,空气很轻,也能摸出来。像牛奶、醋和水这样的物体,没有固定的形状,都会流动,摸起来很相似,辨别起来有困难,我们可以利用这个特点去激发学生关注液体共同特征----流动的、形状不能固定,从而建立对液体特征的认识。

      最后一个环节:给物质分类。学生在小组里讨论怎么给刚刚观察的7种材料分类。学生汇报分类方法时,老师要追问:为什么这样分?还要反馈学生这样一句话,“明白了,你们是根据某某标准来分类的”,让学生明白分类应该有一个依据的标准。再教给他们科学书上的分类方法,即液体、固体,气体,让本课的科学概念目标有效达成。还应再考考学生,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是液体?有哪些物体是固体和气体?让知识得到迁移。

    最后,我再把本课需要注意的地方强调一遍:

1. 本课收集了学生对“水的特点”、“用途”、“和生物的关系”以及“水的存在”的认识,通过交流让学生对水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从而为本单元系统探究“水”做好准备。

2. 通过观察,学生知道了物体分为固体、液体、气体三大类。像石头、树叶、木头这样的物体,它们的形状不会发生改变。像牛奶、醋和水这样的物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会流动;空气是气体,它很轻,也没有固定的形状。


你可能感兴趣的:(小学科学3上4单元《水》教材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