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耕文本,细作比较——《鸿门宴》教学后记

文/蒋 琴

  《鸿门宴》是《史记》中的经典之作,作为高中必修一第二单元的第三篇文言文,虽然篇幅上有慑人之处,但是作为古代优秀的记叙散文,太史公以其精炼的笔触,跌宕的故事情节将历史还原的生动有趣,学生们读起来还是颇有兴趣的。

    对于这样一篇经典的长篇文言文,在教学设计之初,还是做了几番思量。以往讲这篇文章时,多是将文章进行梳理后,然后做一下情节的概述,分析一下人物形象,这篇课文就可以结束了。但是当把文章反复多读几遍以后,才慢慢的体会到语言的艺术,绝不是讲出来的,一定是读出的,比较出来的,所以我将这课的教学方向定为:精耕文本,细作比较。

    王荣生教授在其主编的《文言文教学教什么》一书中认为:“文言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在文言文中‘文言’‘文章’‘文学’‘文化’是一体四面,相辅相成的。”王荣生教授提出的“教什么”确实是现在需要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我们在翻看各种教参的过程中,生怕漏掉什么重要的点,殊不知我们在茫茫书海里,如果我们只有木筏子,却没有指南针,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我们缺乏方向,只有方向是对的,我们的教学研究才是有意义的,否则我们就是在认认真真的带着学生跑偏。

    读了王荣生教师关于文言文教学的建议,我才静下心来想想,如何将‘文言’‘文章’‘文学’‘文化’有机融合。首先是文言,文言是古代语言表达的方式,尤其独特的表达逻辑,中国汉字作为单音节字,他有非常强大的表意功能,文言文教学首先是帮助学生理解古代的表达;接着是文章,从形式上看,是整篇的文本,但是在进一步思考,便是文章写作的章法,《鸿门宴》作为一篇优秀的记叙散文,其谋篇布局上的高明之处又体现在哪里;然后是文学,这里既有知识性的文学知识,又有文学性的审美鉴赏,文章与文学互为表里;最后是文化,文化是在文本的多个方面加以体现的,是一个时期,一个群里的共同适用的规则,或者普遍存在的心理,具有浓厚的时代特征。如果说‘文言’‘文章’是文本的个性化表达,那么‘文学’‘文化’则是文本共性的内容,教学就要处理好这个性和共性的问题。

    刚刚进入高一的学生,对文本的精耕就体现在对文言知识的梳理与积累上,这对于高一新生来说也尤为重要。于是在文本精耕的过程中,我选择老老实实和学生一起疏通文本,落实相关的文言知识点,边译边读,在字词句的梳理中,积累文言知识点,这是每一篇文言的中对‘文言’的落实;接着结合记叙文的相关要素,梳理宴前,宴中,宴后的相关情节,让学生进一步感知文本,这一教学环节是‘文章’与‘文学’的相关落实;最后作比较鉴赏,这个比较鉴赏,既是表达的训练,更是思维的训练,至于‘文化’的深的意义,则需要学生们回归时代,做相应的知识积累。

    精耕文本后进入比较鉴赏环节,我在教学的过程中,设计了一个填字游戏即:项羽    败,刘邦    胜,让学生分组讨论,根据课文内容,来填写自己认为合适的字词,并结合文本给出相应的理由。一阵热闹的讨论之后,大家给出了各自的答案。

    一组认为项羽  必 败,理由有四,一是从文章开头的“大怒”,不论消息的真假,就已经大动肝火,可见其心浮气躁;二是席间刘邦项羽相见叙旧,战友豪情顿生,将告密者托盘而出,可见其胸无城府;三是樊哙闯帐这个情节,不论敌友,意气相投便可,可见其太重意气,不重军纪,缺乏管理才干;四是受赠一节,范增与项羽的表现截然不同,刘邦已逃之夭夭,他还欣然接受,丝毫不怨不忿,也没有要追击的意思,可见其缺乏军事判别能力。综上所述,大家认为项羽必败。孩子们还给项羽取名叫“项天真”,没有刘邦,就会有张邦、李邦等人出现,更何况当时人才济济,项羽早晚难逃厄运。

    一组认为项羽  惜 败,当听到“惜”字的时候,我是很惊喜的,我认为这组孩子一定读到了另一个不一样的项羽。我听孩子细细道来。他说:“之所以说他“惜”败,不管是从军事实力上讲,还是从战争形势上看他明明已经是大赢家,可是他却一步步的把自己的一手好牌打烂了。但是纵使这样,我仍然觉得这个项羽很真诚,他真诚的对待战友,真诚的对待英雄,不论贵贱尊卑,如樊哙闯帐时,由警觉到惊喜,先赐酒再赐肉,不论何种身份,是英雄就是朋友,这份豪情和真诚,我是欣赏的,但是战争就是战争,意气用事,是万万不行的。所以我们对项羽抱着惋惜的态度”。我很欣赏孩子们没有以成败论英雄,更没有囿于已有的相关评论去评价项羽,而是大胆的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有理有据,他说完以后,有些孩子眼睛在放光,仿佛打开了一扇门,他们正在努力往里面走……

    大家热烈的讨论完项羽之后,我又让大家分析了刘邦,楚汉之争中两位英雄人物,是文本的灵魂。《鸿门宴》人物众多,我放弃了对其他人物的分析,而是将两位将领进行比较,除了两人性格有巨大差异外,同时文章在描写人物时,也大量运用了比较的手法,使二人的形象跃然纸上。英国作家培根在《论读书》中说到:“读史使人明智”,通过阅读,感受太史公在人物故事叙述中的比较手法,希望学生能够实现单元目标中的“既可以领略古人的才华和品德,又可以欣赏和借鉴叙事的艺术”,同时如果能在领略的过程中,得到为人处事的相关启发,也是十分有益的,真正的将 “立德树人”理念渗透在课堂的点点滴滴之中。

    接着同学们谈谈了对刘邦的认识,有人说刘邦  必 胜,我一听,开玩笑的说:“刘邦是必胜客,你来说说为什么?”孩子按照故事发展的顺序,抽丝剥茧的介绍了刘邦制胜的原因:其一,项伯通风报信的这个事件的处理上,不仅使项伯成为了自己的说客,更是结为“婚姻”,以至于酒席上“翼蔽沛公”,可见刘邦随机应变,拉拢人心的手段,不是一般的高明;其二文章中刘邦的惯用台词是“为之奈何”,全文共计有3处,起初只是觉得他好笑且无能,到最后才发现他的智慧与决断,可见他能够咨诌善道,知人善任;其三他明知鸿门宴暗藏杀机,凶多吉少,但是他已然前往,且刘邦与樊哙的说辞中都有:“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只是后面的陈词略有不同:刘邦言“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满满的忠诚和畏惧,而樊哙是“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臣,此亡秦之续耳”好一个“此亡秦之续耳”,震的人无言以对。这主仆二人的话,一个表忠心示畏惧,另一个替刘邦诉委屈,如若诛杀“有功之人”就坐实了项羽的不义,使得刘邦在这场博弈中,站上了道德的制高点,而项羽颇重义气,也不好痛下杀手,刘邦逃过此劫,可见刘邦非常了解人心,遇事能屈能伸;其四沛公出逃时,非常谨慎,拿出提前准备好的礼物,提前摸排好逃跑的路线,原本四十里的距离,抄小道变成二十里,且嘱咐说:“度我至军中,公乃入”,为自己的撤退,做好了万无一失的准备,可见刘邦运筹帷幄以及敏锐的政治判断能力。所以孩子们认为刘邦是必胜客,而且还给他冠以“刘谋略”的称号。

    最后一组认为刘邦  险 胜。我对这个提法,非常好奇,且听他们细细道来:一文章开头就交代了两个人的军事实力悬差,“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在霸上。”四对一可见刘邦并没有胜算;第二课文在第二段中,张良问道:“谁为大王为此计?”沛公曰:“诹生说我,‘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刘邦的心思,是想称王的,很多人都知道,可他大将军项羽不知,是否有点不合理?所以项羽鸿门宴上不杀他,可能另有原因;第三在最后要离开的时候,还不停的问“为之奈何”,大家认为是项羽摇摆不定,缺乏决断,如果不是身边的樊哙与张良机警,刘邦恐怕早已经葬身他处。我重复了孩子的答案,把焦点定在了第二点上,“另有原因”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话题,我接着启发说:“通过文本阅读,尤其是樊哙闯帐这个情节中的内容,你能否说说可能是什么原因?”孩子思考片刻说道:“现在本来就在灭秦,如果在违法约定,杀刘邦成了秦的后续者,那么在舆论上是不占优势的,项羽恐怕是不想引火上身吧”,我第一个为孩子鼓掌,其他孩子也跟着我一起,我们慢慢的回到历史中,慢慢的体会胜利者书写的历史中的失败者的心路。

    孩子们的回答,让我觉得他们在精耕文本,在真正的去挖掘文本,尤其是最后一点,我们以往的判断都是刘邦  必  胜,项羽  必  败,可是今天孩子们给我的还有刘邦  险  胜,项羽  惜  败。孩子们在这堂课上,通过精耕文章,使文章中的历史人物活了起来,虽然相关的历史评论中,都有这些字眼,但是这是孩子们在分析的过程中,迸发出的自己的思想火花,我相信孩子们在这堂课里,也有鲜活的生命感。

    经典的作品,是无需我们多言的,作为语文老师,老老实实教课,尤其是文言文,教文言知识,教文章文法,然后给学生一扇窗,再透一点月光,孩子们就能自己循着月光,欣赏属于自己的璀璨星空!

你可能感兴趣的:(精耕文本,细作比较——《鸿门宴》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