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周日,清明节假期第二天,清明节。
清明节来源于上古时代的春祭活动,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两千多年历史。
我们这里的风俗,上坟祭祖一般是早清明、晚十来一。大部分是清明节之前上坟,也有当天祭祖的。我家是昨天早上上坟的,煮了一大块肉带到坟上,给祖父、祖母、三个太爷及一个老太爷的坟上,分别送了一些纸钱和几十亿的冥币。
活着的人,不忘祖恩,凭吊下先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中华美德孝为先。古时候不少朝代,都以孝治天下。为了宣扬孝道文化,鼓励表彰了不少大孝之人,流传千古。于是有了“二十四孝”的故事,有了“香九龄,能温席”的美谈。
当今社会,宣扬孝道文化,仍不过时。一个人只有做到了孝,孝敬父母,孝敬公婆,孝敬长辈,才能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才能与人为善,才能做到热爱祖国、热爱学习、热爱工作和事业。很难想象一个连父母都不孝顺的人,如何会真心对待爱人和朋友?如何会真诚待人?如何在社会上立足?
孝,不能靠一张嘴,空口无凭,得看你做了什么,怎么做的。
孝,得看行动。
与其长辈不在了,你再去在清明节时凭吊,不如在长辈还在世时,好好尽孝。
总有人以工作忙等各种理由和借口,不能经常与老人一起生活、沟通。父母从小养育我们,不知花了费多少时间和精力,难道我们真的没有一丁点的时间,常回家看看,陪陪他们吗?
尽孝需尽早。千万不要找太多的理由而推脱,等待。孝,不能等待,也等不起。千万不要说,等我有时间了再去尽孝,等我有钱了再去尽孝。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不要让你的等待,变成遗憾。
岳父岳母有一子一女。可儿子儿媳不仅像吸血鬼一样“啃老”“逼老”,还经常打骂他们,甚至三年前还说出了“生不养死不葬”的大逆不道的混账话。岳父岳母伤透了心,不敢再对他们奢望什么。从那时起,我和妻子就商量,把岳父岳母接到我们家里。可两位老人不肯,我们给他们租了一年的房子,他们也没住够半年。
于是我俩就想给老两口在城里买个小房子,离我们近了,也好照应。费尽周折,订了套廉租房,好几年才交房。
去年冬天,拿到了一室一厅小房子的钥匙,我们就开始着手装修,现在已接近尾声了。
从布置水管、电线,贴地板砖,做木工活儿,粉墙刷漆,卫生间安装淋浴、马桶、洗手池,厨房安装橱柜、灶台,安装门窗玻璃,为了省钱,哪一项买原料、找工人、监工都需要亲力亲为,这些琐碎工作持续了几个月。
今天早上,约定好的贴电视背景墙壁布的师傅要来。
我不到八点就过去开门,打扫卫生,做些细致的收尾工作。
壁布是我半个多月前从网上买的,色彩比较明艳,寓意丰富,有绿竹,有九鱼图,有花开富贵,有家和,有中国结,有莲花。我喜欢这一款的原因是,它能给屋子增添些生机勃勃的景象。安装的门窗,博物架和壁柜的色彩,妻子选择的是浅灰色调。我想添加些不一样的色彩,可妻子却想用价格便宜的色彩单一的壁纸。两人意见不统一,争执了好长时间,无奈我是先斩后奏,网上下单,快速发货到家,最终妻子心疼已经花出去的几百块钱,网上订做的东西不退货,只好同意。
早上八点,父亲送二宝去妙语口才班后,也过来了。一起看看新房子的装修工作。
贴壁布的师傅是专业的,技术很好,动作麻利,干过去的活儿很干净,不到一个小时就完工了。我转账130元工钱后,师傅收拾一下就走了。
看看效果,还不错。
我一边打扫卫生,一边和父亲聊天。聊起了我的祖母,聊到了我的外婆、外公。聊的都是她们的好。在清明节这天感恩祖辈,怀念她们,也算是孝顺的表现吧?
快十点时,父亲去接二宝放学。我又继续待了一个多小时。我回到家,打开电脑,修改了下课题申报书,对细节上做了些处理,主要是文字排版方面的。
十二点多,妻子的叔叔、婶子、堂弟、弟媳妇和儿子来了。他们是第一次往我们新家来。他们今天回老家添坟了,听说我岳母病了,在我家休养,顺道过来看看。今天中午挺热闹的,岳父、岳母在,我爸妈也在,加上我一家四口,人数有些庞大。妻子提前在饭店订了份大盘鸡,家里蒸了锅米饭。做饭倒是轻松了许多。
午饭后,客人、岳父、我父母先后离场,撤退。
下午,我和妻子带着岳母与二宝,去了趟正在装修的新房子那里,随便转了转。
岳母是第一次看房子。走进屋里,看了看,这个也好,那个也不错,觉得很满意。我问电视墙图案的意见,岳母说“好看”。
哈哈,我得意地瞟了一眼妻子,笑了。
珍惜眼前,得到的就是最好的,拥有的就是幸福的。
一切都是上天最好的安排!孝,在心中,也在生活中。行孝,不止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