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底层逻辑:成功永远不是靠自律,而是靠“成瘾”!

作者有话说:

这个世界的真相是:这个世界上,一定有那些长得比你丑、比你笨、比你矮、学历比你低,各种条件、状况都不如你,都比你糟,比你差的人,但是这些人却能够实现你心里面那些最遥不可及的梦想。所以,如果你看到某人成就非凡,那并不是因为他比你更优秀、学历比你更高、比你更加自律、或者是比你更加努力,亦或是比你更加专注,而是因为他恰好对某件事“成瘾”,而这件事恰好能够促使他成功而已。学霸和学渣的本质差异,也不在于智商高低,勤奋与否,学霸之所以成为学霸,也只不过是因为学霸恰好对学习这件事情上瘾罢了。

如果一件事情需要努力,需要坚持,需要自律,那说明你骨子里根本没有欲望做,没欲望做的事情,你很难做得好。

所有人都必须要面对一个现实:那就是,任何“反欲”的坚持和自律,注定会以失败告终。

不管是创业,还是工作,亦或是子女的学业,成功的关键在于:拥抱欲望,让欲望成为你的驱动力。

想要成功,首先得学会“成瘾”

1

在文章正式开始前,我想先分享几个实验和社会现象。

1954年,社会心理学家詹姆斯•奥尔兹和彼得•米纳尔阴差阳错地发现:

只要将一个极为细小的针状电极植入小白鼠大脑的某个区域,然后用电击来刺激这个区域,就会刺激小白鼠脑中分泌出某种神秘物质,然后小白鼠就会产生强烈的快感

研究人员进一步实验:他们将一只饿了一天一夜的小白鼠放在一根短管中间,管道两头都有食物。

通常情况下,在饥饿的驱使下,小白鼠会跑到管道一头,然后开始吱吱吱吱地吃东西。

但如果小白鼠在这之前被电击过,它便会待在原地,一动也不动。

和一份有保证的食物奖励比起来,它更愿意等待可能出现的另一次电击。

实验人员进一步做了测试,小白鼠是否会自己寻求电击?

他们放置一根杠杆,当杠杆被压的时候,小白鼠的快感中心就会受到电击。

过程中,实验人员没有干预小白鼠的行为。

小白鼠学会按压杠杆从而得到电刺激以后,它就不断地去按压杠杆以得到刺激。

它们不断按压这个杠杆,可连续按压15到 20 小时,按压的频率高达每小时3000 次以上,期间小白鼠拒绝进食,甚至拒绝睡觉,直到到精疲力尽,进入睡眠,或者直到力竭而亡。

哪怕是在杠杆和小白鼠之间有一条带电的路,为了追求那种神秘物质带来的快感,小白鼠也会忍痛冲过去按压杠杆。

之后实验人员再进一步做了测试。

实验人员阻断了小白鼠大脑中神秘物质的释放,结果小白鼠变得无精打采,连起身喝水也提不起精神。

他们不会进食,不想交配,完全无欲无求。

可以说,小白鼠失去了所有生存意志。

但如果把食物放在小白鼠嘴边,他们仍然会进食且享受食物,它们只是没有动力自己起身去吃。

小白鼠的行为震惊了实验员。

以前用食物做奖励的实验,小白鼠也总有吃饱的时候,但是它们对这种神秘物质的渴望却永不满足。

没过多久,就有精神病学家将这一实验用到了人脑上,结果人类的表现并不比小白鼠好多少,病人也开始不断按动按钮,让大脑接受电击。

1986年,为了缓解一位患者由慢性病带来的疼痛,医生设计了一个遥控电击器,并且在她的右丘脑安装了电极,当她疼的难受的时候,就按下开关,用大脑受到刺激带来的快感缓解疼痛。

但是两年之后,医护人员发现,这位女性为了追求这种快感,按到自己患上心律失常。

她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用来按开关,不洗澡不擦身,有时忘了吃喝,也完全不管老公和孩子的死活。

最后送去医院才发现,她按按钮的手指都已经皮开肉绽,却还一味沉浸于神秘物质刺激带来的快感,恐怖程度堪比吸毒。

2

人类做的很多行为,跟小白鼠按压杠杆和病人按压开关的行为很像。

例如赌博!

你知道为什么赌场中大部分的面积都摆放着老虎机吗?

因为老虎机贡献的利润非常高。

老虎机的原理是什么?

就是你一拍,要么中奖,要么没中奖。

假如这个逻辑设置成怎么拍都不中奖,那么没人玩。

假如这个逻辑设置成要拍就中奖,也没人玩,因为它纯粹变成了一种劳动,变成了一种投资。

只有这个奖是偶尔中,是一会儿中,一会儿不中,那种意外感会让人产生某种神秘物质,从而让人乐此不疲!

尤其是日本。

在日本,老虎机是合法的。

而且日本退休金很高,很多老人领了退休金以后,一个人生活又很孤独,他们就天天在老虎机旁边,选择这样度过余生。

赌场里面给他提供吃的,他就在那儿一直拍,一直拍,直至把养老金全部花光,最后流落街头。

其实,从理智上大家都知道“买的没有卖的精”,跟开赌场的人玩这个,肯定挣不到钱。

但是你控制不了这种神秘物质,它太让你兴奋了。

再比如,最近比较流行一种商业模式:“盲盒经济”

盲盒,指的是消费者不能提前得知具体产品款式的玩具盒子。

盲盒具有随机属性,只有购买之后拆开,才知道自己获得了什么产品的营销手段。

就这样一个简单的模型,整个成本也就10块钱以下,却能卖到100元,并且有些稀缺款能炒到上万元。

记得曾经有个报道,记者采访了一位盲盒发烧友,他的家堆满了这些模型,他的工资一到账,就拿出大部分来抽盲盒,以至于他欠下了不少债。

当然这是极端的例子,但如果你身边有收藏盲盒的朋友,或多或少你会发现他对抽盲盒有种让你匪夷所思的入迷。

他们肯定会拿出自己的一部分收入来抽盲盒,就像一个生物钟一样,出于本能的周期行为。

如果你随便问一个收集盲盒的人,问他为什么会如此着迷?

他们大部分会说:“就是想收集完整,感觉缺失了一款就有个空洞在那。”

然而,当他们终于集齐了一套后,他们又会找下一个系列,周而复始。

很显然,抽盲盒呈现出的行为,跟小白鼠按压杠杆和病人按压开关的行为很像。

不管是抽盲盒的人、小白鼠还是病人他们呈现出的状态跟吸毒者类似,那就是“成瘾”

赌博者成瘾的对象并不是“奖励”,而是“拍老虎机”这种行为本身。

抽盲盒的人成瘾的对象并不是“盲盒”,而是“收集”这种行为本身。

就像小白鼠对按压杠杆成瘾,病人对按压开关成瘾。

当他们不这么做的时候,就会浑身不自在一一是的,这无论从行为模式上,还是大脑化学反应上,跟“染上毒瘾”没有本质区别。

关键是,他们为什么会成瘾?

这成瘾过程的原理是什么?

我们如何把这成瘾的底层原理,复制并运用到工作与学习上?

在这里先卖个关子,等会回到这里接着探讨。

3

现在,我们回到这篇文章的主题,如何获得持续自我提升的驱动力?

在孩子的学习热情的培养上很多家长可谓是操碎了心,因为大部分的孩子沉迷于游戏、网络,对于学习根本提不起兴趣。

电子游戏、网络可谓是学习最大的敌人。孩子如此,成年人亦是如此。

很多孩子沉迷于游戏,对于电子游戏的痴迷,可以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

我有一个表弟,10多岁的时候喜欢上了打游戏,尤其是王者荣耀。

喜欢到什么程度?

在周末或者是寒暑假,他可以每天玩游戏到凌晨五六点,实在撑不住了就睡觉,睡醒了就随便吃点,吃饱了就接着打游戏。

生活中就三件事,游戏、睡觉、吃饭,对其他的事情都不感兴趣,也不去交朋友。

当然,吃饭和睡觉是为了更好的打游戏。

白天睡觉,晚上游戏,真可谓是:“睡太阳,玩月亮”。

上课的时候无精打采,昏昏欲睡,学习成绩可想而知。

我姑急得不行,于是就想各种办法,各种教育。

手机不让玩,锁了电脑,教育他说要努力学习,以后才能有出息、才能找到好的工作。

我相信,这个是很多家长在遇到类似问题时的基本操作。

但最终的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

家长越是要制止他们的欲望,他们的欲望会越强烈,甚至不惜与家长对抗,最后造成他们叛逆的性格。

记住一句话:任何反欲的坚持注定会以失败告终。

所以,关键不是要制止欲望,而是学会拥抱欲望、利用欲望。

欲望会带来最强大的驱动力。

4

我相信很多的家长都曾在脑海里有过这样的幻想:“如果孩子能够把对游戏的上瘾变成对学习的上瘾,那该有多好!”

这种幻想并不只存在于幻想中,至少在我父母那里,他们的幻想变成了现实。

在很多人眼里我算是一个学霸,我家里贴满了各种奖状,物理竞赛的奖,数学竞赛的奖,什么三好学生,那就更多了。

我还清晰你的记得,因为解开了最难的奥数题,数学拿了一等奖,校长在全校师生面前表扬我,我站在讲台上时那无处安放的手和狂跳不止的心。

我读书的时候,都是我老爸逼着我睡觉的,不然我会学习到很晚。

对,你没有听错。

因为我总是独自学习到凌晨,我老爸怕熬夜对我的身体造成影响,所以勒令我11点之前必须睡觉。

在住校的日子里,我会跟班长还有其他学霸,在寝室熄灯后会跑到路灯下去看书,或者是拿小电筒偷偷躲在被窝里看书。

即便是睡觉的时候,我想的也是老师今天上课讲的内容,我会把老师讲的内容在脑海里像电影一些样,一遍遍的过。

我对学习的热情到了痴迷的程度,换句话说,我对学习“上瘾”了。

我不但对学习上瘾,我还对健身上瘾,当然我抽烟也上瘾。

目前我已经持续不间断的健身了10多年,基本上每周都在三次以上。

上瘾的结果就是,我成了我们多年来村第一个考上重点高中,第一个考上大学的。同时目前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和一个我自认为比较好的身材。

到了大学后,甚至是工作后,我学习的热情依然没有丝毫消退的迹象。

但目前为止,我读了大概有1000本以上的书,听过的书那就更多了。

那么,为什么我会成为学霸?为什么我会不由自主,持续不断地健身、看书?

这其中的逻辑究竟是什么?稍后我会跟大家揭晓答案。

5

其实,历史上也有大量的对学习成瘾的案例。

你听说过“凿壁借光”吗?你听说过“囊萤映雪” 的故事吗?

你听说过“头悬梁,锥刺股”的故事吗?

这些都是学习成瘾的典型案例。

可以这么说,所有那些学习能力强、学习成绩好的学霸,都是有意或无意间对学习这件事上瘾了。

想想看,如果学习本身成为了孩子的欲望,子女对主动学习本身“成瘾”,或者你对自我提升这件事“成瘾”。

那结果会怎样?

这时候不需要有任何外界的压力,你自己会“不由自主”的持续下去,因为你不这么做的时候,你就会浑身不自在。

听起来好像不太可能,对吗?

就像很多人说:“我一上班时间就渴望着下班,我怎么可能会对工作成瘾呢?”

世界上还真有不少对工作成瘾的人,并且我们称之为“工作狂”

其实,你看到某个人如此成功,并不是因为那个人真的比你努力、比你自律、或者比你更专注。

而是因为他恰好对某件事成瘾,而这件事恰好能够促成他成功罢了。

学霸和学渣的本质差异,也不在于智商高低,勤奋与否,学霸之所以成为学霸,也只不过是因为学霸恰好对学习这件事情上瘾罢了。

看看历史上那些取得卓越成就的伟人,无一例外,都是因为某件事就是“成瘾”本身。

梵高能创作出那些画,是因为他比其他画家更自律吗?

贝多芬为什么创作出这些伟大的乐章,是因为他比其他人更勤奋吗?

特斯拉发明出球状闪电,发明交流电,是为了钱吗?

牛顿能发展出牛顿三大定律,是因为他比其他人智商更高吗?

都不是!

当然,他们也自律、勤奋,智商也相对较高,但这些都不是核心。

他们成功的核心是他们对所做之事成瘾,而这恰好成就了他们的伟大。

6

科学家研究发现,天才和疯子有很多的相似之处。

有创造力的人,如艺术家、诗人、科学家和数学家,有时也会像精神疾病患者一样,体验到他们的思想如脱缰的野马。

是的,伟大与卓越,其实是一种“病态”,只是恰好“病”对了地方。

关键是,该如何“染”上这种“病”?

现在我们回到文章开头,小白鼠、病人、赌博者和收集收集盲盒的人,是如何成瘾的?

成瘾在生物学意义上的解释是对多巴胺分泌的渴求,是人体在多巴胺消散后,在负多巴胺状态下,对重新回到多巴胺状态的渴求。

让小白鼠废寝忘食的按压杠杆,让病人疯狂的按压按钮,让人沉溺赌博和抽盲盒的那种神秘物质,就是多巴胺。

多巴胺系统进化出来的目的,是激励我们生存和繁殖。

它让你去渴望你没有的东西,并驱使你去寻找新的东西。

你服从它,它就会奖励你;你不服从它,它就会让你痛苦。

它是创造力的源泉,甚至是疯狂的源泉;它是上瘾的关键因素,也是康复的途径。

它让雄心勃勃的管理者不惜一切代价去追求成功,让成功的演员、企业家和艺术家在拥有了梦想中的金钱和名望之后,还会继续工作很长一段时间。

多巴胺驱动了努力。

这种努力的特征可能受到其他很多因素的影响,但如果没有多巴胺,努力从一开始就根本不会存在。

没有多巴胺,人就会像被阻断了大脑中多巴胺释放的小白鼠一样,失去生存的意志。

我们甚至可以说,多巴胺是一切欲望和动力的源头!

哺乳动物、爬行动物、鸟类和鱼类的大脑中都含有这种化学物质,但没有一种生物拥有的数量有人类这么多。

一些科学家给多巴胺取名为“快乐分子”,大脑中产生多巴胺的途径被称为“奖赏回路”

7

那么,问题来了。

成瘾过程的原理是什么?

我们以收集盲盒者为例。

收集盲盒的人,首先自己设立了“目的”,每一次抽盲盒,抽对了就会进入到离“完整”更进一步的喜悦中,而抽到了已经有的款式,就会为白花了钱郁闷——但这种郁闷,会让他更渴望能够抽中,于是就会不由自主的继续抽下去。

是的,这就是负多巴胺状态下对多巴胺状态的渴求。

这种渴求会促使他不断重复这种行为。

其实,不妨问下那些对盲盒成瘾者,当抽中自己想要的款式时的喜悦,是不是转瞬即逝的?

但是,很快他又投入到下一次的抽取中。

为什么?

因为他并不是渴求这些东西,而是渴求多巴胺,而只有在抽中的那一刻,多巴胺的分泌才是最强烈的。

就像那些游戏成瘾的人,仔细想想,就算在游戏里连赢十把,又能带来什么?

能让存款增加?还是能让周围的人更加看得起你?

带来成瘾的并不是结果,而是你在输了游戏时的负多巴胺状态下,对能取得胜利的多巴胺状态的渴求。

你输了游戏之后开始郁闷,为了摆脱郁闷而开始了下一把游戏,但下一把游戏即使赢了,你也因为这强烈的多巴胺分泌,导致你想要再重复一次这过程。

于是你不断的重复这个游戏,即使这游戏不会给你带来任何实质收益。

多巴胺的角度来说,拥有是无趣的,只有获得才有趣。

如果你生活在桥下,多巴胺会让你想获得一顶帐篷。如果你生活在帐篷里,多巴胺就会让你想获得一栋房子。如果你住在世界上最贵的豪宅中,多巴胺会让你想获得月球上的城堡。

多巴胺不会满足于某一个标准,追求也永无止境。

大脑中的多巴胺回路只能被光鲜之物的可能性所刺激,而不管现在的事物已有多完美。

多巴胺的座右铭是:“想要更多”。

这也解释了什么小白鼠会不停的按压杠杆,病人会疯狂的按压按钮,因为他们想要更多。

其实,很多人都有上瘾行为,只是你可能不那样认为。

想想看,为什么你那么喜欢刷抖音?

因为设计这些APP的技术团队已经不只是研究产品,而是开始研究受众的心理。

他们知道你在什么情况下会上瘾,什么时候会分泌多巴胺,什么时候会追求更大的快感。

每个看似稀松平常的交互设计,都是经过了很多次的研究和实验的,目的就是让用户对他们的产品上瘾。

抖音独特的算法不断地给你推送你可能喜欢的内容,于是在多巴胺的驱使下,你开始刷起来。

然而多巴胺并不满足,因为它想要更多,于是你不停的刷,根本停不下来。

你想想看,这跟小白鼠不断的按压杠杆的行为是不是几乎是一模一样的?

8

说了这么多,那么,到底该如何利用多巴胺帮助我们获得成功?

换句话说,如何把我们对游戏或者是赌博的成瘾行为,复制到我们的工作和学习中?

为什么大部分的孩子会对游戏上瘾,但是对学习提不起任何兴趣?

欲看全文,请点击下方链接!

成功的底层逻辑:成功永远不是靠自律,而是靠“成瘾”!

注:

所有文章均来源于微信公众号“战与读”。

附:写一篇文章,搭一个成长的台阶。文章即产品!用工匠精神对待每一篇文章。有趣、有用、有态度,心存善念和敬畏,用精炼的语言阐述深刻的人生智慧,长期坚持原创不易,如文章引起大家共鸣,请大家关注、评论、点赞并转发谢谢。

你可能感兴趣的:(成功的底层逻辑:成功永远不是靠自律,而是靠“成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