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描

      之前我还没有听说过有深描这种研究方法,我查阅相关资料发现,深描(thick description)是一种方法,它是人文社会科学较为普遍的一种创作与研究的方法。事实上,深描作为一种人文社会科学创作与研究方法,有着比较悠久的历史,在深描方法论的研究者中,有三位著名的学者做出了贡献,他们是英国思想家赖尔、美国人类学家格尔茨、美国方法论专家罗曼·邓金。

郝老师在书中提到,所谓深描,是根据解释学的理论而建立的一种通过叙事来研究教育的方法。深描,就是通过观察者适当的“剪裁”,生动、鲜活、完整地对事件进行描述,呈现事件的本质,让事件的本质处于无弊状态,让本质以本来的面目呈现。从这样的描述中,我明白了深描可以呈现出事件或者事物的本质,这一点至关重要。

教育学属于人文社会科学,深描对于我们教育又有什么启发或应用呢?其实教育研究中的深描方法中有不同的类型,比如:

情境式深描,一般应用在对学校或课堂教学活动的呈现。情境式深描通常以周围环境与条件的描述来衬托人物的特点与处境,教育活动就是在此情境中发生。郝老师在书中140页、141页《渔歌子》课堂实录就是运用了这种形式。

    传记式深描,一般应用于人物的描述与呈现方面,让读者面前站立一位活生生的老师或学生,进而对他的教育故事进行叙述。

微观式深描,在教育研究中常常用来深描教育活动中具体的、微观的人或事,以小见大,解剖麻雀,进而洞察现象背后的真相并作出合理解释。研究者将这种过程详细客观地呈现出来,就是微观式深描。比如书中魏智渊老师的“何谓现象学描述”和郝晓东老师的年度叙事就是如此。

这三种深描离我们还是非常近的,博尔诺夫在《教育人类学》124页说到,要进行明了、准确以及实事求是的描写,并非如大多数人所认为的那么容易。只有一种周密的、越来越细致入微的描写才能揭示这种简化的实际形象,使新的未料到的真实特点显示出来。

但描写可以呈现本质,但描写得不恰当,现象反而会遮蔽本质。描写需要具备极高的学问,需要长期刻苦的训练,需要经过长期磨炼才能掌握技巧。就像郝老师说的,描写者要具备高度的专业能力以及叙事水平,能不被现象所迷惑,能够从蛛丝马迹的细节中敏锐地把握本质。

你可能感兴趣的:(深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