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小寂寞Day315

我是一个“选择困难症”患者,但快节奏的工作要求我高效完成工作和生活,想要变果决,怎么办?

1.我们可以主动地拒绝过度的丰富性,拒绝永远没有尽头的自动推荐列表,为备选数量设置一个上限,比如“只看推荐列表的前三家餐厅”,以避免信息过载的情况。

2.选择困难症的发生,很多时候是因为我们将目光过度聚焦在了选项上,却忽略了自己的内心世界:我想要的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不想明白,那么看再多的选项,也不可能找到最满意的那个,因为“最满意”本身就没有界定清楚。假设你想上婚恋网站找对象,那么没必要着急去浏览网站给你推荐的成千上万个候选人,而是可以先静下心来,找张纸列一下你最看重的伴侣特质是什么,哪些是不可妥协的,哪些是可以放弃的。需求想清楚了,备选项的数量也就少了,决策自然会轻松一些。

3.与明确需求相关的另外一点是,这种现象在最优型决策者身上特别明显。许多研究发现,最优型决策者有一种努力迎合他人的倾向,而他们追求的“最优解”,往往具有强烈的社会性——不仅要自己眼中最好的,还要别人眼中最好的。比如,大学毕业选择取向,大家都说出国留学是最好的,那么无论如何也要想办法出国,即使自己不一定真的适合这条道路。如果一直追赶的是别人眼中的“最好“,这样的日子必然会很辛苦,也不会得到真正的满足。

4.我们之所以纠结那个“最优解”,一个原因正是我们害怕自己的选择不好,给自己带来负面的影响,让自己在未来感到后悔。然而实际上,生活中的很多选择并不会带来严重的后果。比如,今天选择的外卖可能不好吃,但这又如何?不好吃带来的负面体验,未必高于选择困难的负面体验。

5.对于这种简单的选择,可以尝试告诫自己,不要想太多,凭直觉去选择。一方面,许多心理学研究发现,人的直觉本身是有其准确性的,这是一种进化而来的功能,因此“跟着感觉走”并不是一件坏事;即使最后证明这个选择确实失败,你也会发现后果可能没你想象的那么严重。

6.如果你确实面临着选择困难的问题,那么生活中每一次不太重要的决策,都可以成为你练习的机会,让你习惯于摆脱对于“最优解”的执念。不过话说回来,对于重大的生活决策,多花一些时间也不是一件坏事。

你可能感兴趣的:(生活小寂寞Day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