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书话1018》231—240 作者 向明

231

荷尔德林说:“在一个贫乏时代,诗人何为?”但在荷尔德林生活的年代(1770—1843年),成名诗人均是社会上的明星大腕。只因个人性格、疾病等,使他无法像席勒那样辉煌一时,成为“伟大的天才般的诗人”。有些矫情的荷尔德林,若活在当下中国,真不知要如何抱怨?恐怕连死的心都有了。

232

里尔克在《致奥尔弗斯的十四行诗》写道:“一件事是坚定不移的:我们每人走向和到达,我们所能到达的地方。”他51岁时死于白血病,另一说是死于玫瑰针刺感染,诗谶是:“花的存在是伟大的。”里尔克生前写下的墓志铭:“在如此众多的眼睑下,独自超然地安眠,也是一种喜悦。”这分明是视死如归。

233

海德格尔在《诗人何为》中称:“人把世界作为对象,人在此世界的对立面展示自身。……人随冒险而行,人是有意志的存在物。”以现在眼光看,这也太把人当回事了。当今天文观测的结果是,宇宙大到无边无际,人如何将它作为对象,都是一个问题。诗人里尔克则清醒得多,他说“世界隐入自身,事物亦然。”

234

美国人克林斯布鲁克斯在《精致的瓮》一书中直言:“中国的文学研究传统,至少在现当代文学一向是‘宏观’挂帅,先从文学史着手,反而独缺精读文本的训练。”反之,德里达的“文本之外,别无其他”,又精读到解构的程度。然而,他老人家解构了半天,主要还是为证明自己的理论,文本本身倒在其次了。

235

内山完造写的《活中国的姿态》一书,以写实为主。他介绍说,上世纪30年代福州台江码头的工人,为了粥的稠稀,宁愿一等,甚而吃冷的粥。内山觉得:“中国人过着这样彻头彻尾的实际生活,毋宁太惨了。”我从小在福州长大,深知南方人早餐以粥为主,故有稀与稠的讲究;沉稠的粥,相对比较耐饱。

236

开书店的内山完造,是鲁迅的晚年好友。据他透露,当时的名作家、自由撰稿人——鲁迅挺有钱的,买书亦出手不凡:“1927年10月3日,鲁迅从广州来到上海,第三天,即10月5日下午,就来到内山书店买书。……一选就选了十几本,总共要五十多元——这个数字已经超过内山书店一天的营业额。”

237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德国人推出了臭名昭著的“无限制潜艇战”,至今仍受道义上的谴责。据海军史研究者章骞介绍:实际上英国猎潜艇伪装成商船,引诱德国潜艇浮出水面,然后趁其不备击沉,才是导致‘无限制潜艇战’的主要原因。”虽说战败后,不讲规则要受惩罚,但历史事实,有因有果,当有一说一。

238

假如有真理存在的话,《旧约传道书》的人生感悟,足以担当。“已有的事,后必再有,已行的事,后必再行。日光之下,并无新鲜事。……都是虚空,都是捕风。”“凡临到众人的事都是一样。义人与恶人,都遭遇一样的事。”“快跑的未必能赢,力战的未必得胜。……所临到众人的,是在乎当时的机会。”

239

巴尔扎克的临终之言,也带有“真理”的味道:“太阳每天都把光明铺洒在海洋和大地上,人是微为足道的。”“最伟大的艺术家难道就比最低贱的牧童高一头吗?”我的作品“是黑暗中的一道光线,但是这道光线却没办法把黑暗驱跑。”后来,他还喊自己作品中最有才华的医生名字,希望他能救自己一命。

240

中国古代绘画没有“透视”及投影之说,所谓“散点透视”,说的难听点,就是不讲究透视、无立体观念。它是德国人在《中国风景画》书中率先提出的,即从不同角度观察对象。由于西洋画有“焦点透视”,于是就“以西律中”,将其强加给中国画。宗白华也承认:它“违背了画是眼睛的艺术这一原始意义。”

你可能感兴趣的:(《微书话1018》231—240 作者 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