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有感触才能对话苏东波

 

东坡公园里,一个父亲问女儿:“看完你对苏东坡生平有什么想法?”,女儿没有回答。想来我在这个年纪也是什么都说不出来,小时候这个园子还不是免费的,每次路过门口,我最好奇的是门口的两个石狮子嘴里的球是怎么放进去的的。后来园子开放了,来了好几次,想在这个不大的园子里看看有没有新发现,当然,还会背几首苏轼的诗词满足自己爱炫耀的虚荣心。

大家对苏轼很高的评价,唐宋八大家之一,诗词书画全能,但是对于小时候悟性太差的我来说太空洞了。我只是记住了这些评价,始终感受不到他的了不起。

看完纪录片千古风流人物后,这些千古留名的大人物的才华,家室,地位在当时都是普通人望尘莫及的,但是他们的一生中总有各种遗憾,其中那些有着远大抱负的人,大抵都是郁郁不得志,更有苏轼这样遭遇乌台诗案,几经生死,被贬黄州。

想来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不如意才是常态,这使得大家更能和苏轼产生共鸣,因此愈加钦佩苏轼在逆境中豁达,再读苏轼文章更加觉得他了不起。苏轼诗和词的表面不是他高度的体现,背后折射的是他在逆境中的积极乐观才是千百年来人们对他的喜爱正真原因。大多数人,在面对困境时候是消极的,虽说很少有人因为一次失败就放弃的,大多数人在不断的尝试和不断的失败中消磨了内心战胜困境的信心,最后无奈感叹道这大概就是命吧。

苏轼的难能可贵在于他走出了一条不同的路,面对好事和坏事,他有“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坦然,面对困境,他有“此处心安是吾乡”的豁达。他的诗词里也有大江东去的豪迈,有我欲乘风归去的浪漫,有拣尽寒枝不肯栖的凄凉,有日食荔枝三百颗的吃货快乐。这样一个无论是当时还是现在都被公认的才子,也有他的不如意,当厄运降临,他也会伤心和害怕,但是总能主动走出困境,将自己的感悟化作诗词文章,让千百年来的人们可以在他遭遇中寻得共鸣,在遇到挫折时也能用他的诗词文章勉励自己。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苏轼的政治上越贬越远,文学和哲学越走越广。他的思想已经注入到中华文化中,随着他的诗词和文章流传千古,使我们有幸和他进行跨越千年的对话,也使得我们民族在困难面前仍能保持积极乐观。往事越千年,我们还在追忆着他,还在学习他的诗词和文章,还在传承他的思想,这也许就是我们的文明源远流长的原因吧。

少年时也许是因为学习或者炫耀才背诵他的诗词文章,那个时候的我对苏东坡有什么感触有点类似为赋新词强说愁,但是直到如今有了一些人生感触后才开始对话东坡。

 

 

你可能感兴趣的:(id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