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联合研究发现家长过度使用手机易给低龄儿童造成伤害,家长:怎么办?

中国青年报:“研究证实,家长过度使用手机可能对年龄较低的孩子造成成长缺陷,甚至影响此后的社会行为,对年龄较低的儿童影响较为隐性,不易被家长觉察。”

在车上,玩手机

近期,北京师范大学文化创新与传播研究院联合心理学院就“父母问题性手机使用对学龄儿童的影响”进行了测试,并发布测试结果。结果显示:家长过度使用电子产品对学龄儿童情绪、社交能力及行为三个方面的威胁最为凸显。

在情绪影响方面,由于智能手机的过度使用,可增加个体焦虑、抑郁情绪、孤独感和睡眠质量的风险。在家庭范围内,家长使用手机过多,会对家庭氛围带来影响,减少家庭的和谐,增加家庭的焦虑情绪。家长焦虑情绪在家庭中慢性迁移可导儿童情绪失控。

在地铁上,只有手机

在社交能力方面,家长过度使用手机,将使得亲子互动质量降低,可致青少年儿童出现社交障碍,长期影响其人格成长。研究院实验结果发现,如果父母更倾向于过分使用手机(或手机依赖倾向),儿童的社交能力发展将会显著受到不良影响。低龄段儿童更多通过模仿习得技能,倘若在家庭环境中,父母过分低头看手机,而缺乏现实中的互动,儿童在社会交往中则会出现习得性无助。

在行为方面,父母在家庭活动中长时间使用手机,将使得亲子之间产生心理隔离,倒逼少年儿童沉迷网络,直接导致手机行为成瘾。

在公园,只有手机

针对上述测试结果,北京师范大学文化创新与传播研究院研究团队提出了家长使用电子产品的引导机制,为建立健康的家庭媒介使用意识提供帮助及建议,主要涉及如下。

第一,在宣传上,要宣传普及“手机分离焦虑”的危害及科学使用电子产品的方法,让大家深刻认识到手机成瘾的危害。

第二,在使用上,家长可利用对互联网的使用偏好,建立家庭网络共享内容平台,寻求将电子产品使用的个体行为向家庭互动行为转化的切入口,让电子产品为家庭活动服务。

第三,在程序上,手机各应用商家,应通过技术的手段,在手机使用一段时间后,自动提醒手机用户使用手机时间,提醒休息。

希望:合理使用手机

针对手机成瘾预防与干预,来自专注于手机行为上瘾研究的国家心理咨询师叶雪锋老师表示,手机的使用对人们的生活、工作越来越重要,控制青少年使用手机不现实,成年人不使用手机更不可能,但我们可以自己先逐步控制自己手机的使用时间,提倡将更多的精力、关注点转向如同纸质书本的阅读、户外活动的开展,尤其是可多抽点时间陪陪家人、陪陪孩子,把原本关注手机的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事物上,以此来降低手机使用时间,践行合理地使用手机,倡导更加高效地使用手机。

你可能感兴趣的:(北师大联合研究发现家长过度使用手机易给低龄儿童造成伤害,家长: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