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不完美受害人》到不完美的你我

《不完美受害人》是我近年来,看过最喜欢的案件类电视剧。

它的热度并不算高,剧情和一些精彩绝伦的伦理悬疑剧比起来,它是逊色的。故事脉络单一,并不复杂。至今,还没有完结,我断断续续的追着,想起来就看几集。

从最初感觉剧情有些“浮夸”“戏剧化”,慢慢过渡到,产生共鸣,再到深深的理解它所想要向观者呈现的,那种“即矛盾又复杂且合理”的内核。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的故事情节引人深思。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借鉴。

故事脉络很简单,以女主赵寻的强奸案为开端,案件进展为推进。展现剧中不同视角下,不同人物的心理活动和变化。

这个世界,是那么的日新月异,那些遍地可见的才华,那些“触目惊心”的资本,变得好像那么的稀松平常,在它们的对比下,好似大多数人的平凡变得再一次平凡了一点。

而赵寻就是所有平凡人的代表

我们自己可能都已经不自知,在我们的潜意识里,会有一种声音,告诉自己,很多事,靠我们自己是做不到的,不应该被自己这种人做到。是一种向内的自我否定。

我不敢笃定,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的有过这样的时刻,在一些看似很难的事的面前。我们选择了逃避,躲闪,放弃,因为我们的大脑最擅长的权衡利弊的机制会不由自主的启动。趋利避害,像是一种本能。但这种本能,到底是谁,培养出来的呢?是我们自己,是我们的父母,是我们的朋友,是我们的老师,是世世代代这个社会对我们的培养和要求。

把我们变得看似“理智”“精明”“有能力”“符合常理”,但同时,我们的懦弱,退缩,也是不自觉在内心深处扎根,发芽,成长的。

什么是“安全区”,到底是不畏强权,还是悉听尊便,顺应时代。让我们自己都慢慢分不清了,也没有人来帮我们分清。

至少在我有限的认知里,赵寻之所以会在面对身体上的侵害时,说不出“不”,是因为她自己可能连什么是侵害,都被这个世界,和存在于脑海里的各种声音,搞得分不清了。

“到底该不该妥协?”“我接受了那么多的礼物是不是就应该顺应故事发展和老板发生更进一步的关系?”

这些声音,大概就是她大脑里的声音

是她对自己行为的不认可,导致她不断的摇摆

那什么样的行为是绝对正确的?有没有绝对的定义,来让我们遵守呢?

事实上,并没有

而剧情后期,随着警方对案情进展的梳理,和林阚律师对案情的问询。让赵寻逐渐清醒地意识到,“侵害”的真正意义。她才会放手一搏。寻找生命的意义,和真正的自己。

那么到底什么是“侵害”呢?

除了,走在马路上,天降横祸,被车撞,被歹人勒索,性侵等等一系列,突然发生的伤害之外

我想,还有一种侵害是,明知自己不愿为而被迫为之的事,方也可认定为,侵害。

但这种侵害,往往是对内的,自主的,“非自愿,却自愿”的伤害。

人人皆“赵寻”人人又那么的不自知。

我们也许不会懦弱到,任由一个人对自己身体进行侵害。但我们谁敢拍着胸脯说,每时每刻,自己都在追寻自己真正的意愿,去做了所有的事呢?我们在生活的各种时刻下,是一次次看似很小的妥协,妥协,让步,违心。积累成了一种“经验”,善于取舍的经验,善于做出最正确的选择的一种经验,恰恰如此,量变最终一定会质变。所以我们不再绝对坦诚,绝对善良。

也许是一次不情愿的应酬,也许是一次推不掉的人情。也行…只是我们自己习惯了,没有去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这么简单。我们就成为了“赵寻”

而,我们,最不该做的,就是忽视自己本身的感受和需求,以及,本身的性格,本身的价值。

尽管做了那么多的改变,适应着这个社会,但当我们不想去适应的时候,也应该被我们内心的声音所唤醒

这才是这个电视剧,真正想要大声对我们说的:爱自己,用力爱。

它不是要求我们,时刻都不再去“妥协”,又倒向人生天平的另一端,选择什么都义无反顾。而是当我们想要改变时,就去改变,不要对自己的内心说“不”,要勇敢去改变。更不要质疑自己的每一次选择。因为它们构成了,今天的我们,独一无二的我们,非常非常真实的我们。

我们是,值得被自己深深爱着的人。我们值得!

高中,我有一次发高烧,中午请假回家,爸妈很忙,我要自己回奶奶家,隐约记得刚好那天是放假的最后几天,要把学校的书都带回去,书包很沉很沉,坐公交车回家的途中,上来一对夫妻,妻子挺着个大肚子,丈夫搀扶着她,她看起来憔悴又辛苦。我坐在车厢的最前面,身边大多数是买菜回家的老年人。在这样的一个位置下,我显得那么年轻,那么轻松,那么的和这个座位格格不入。我的样子在大家眼里是多么“自私”的呢?我来不及多想,就不自觉的站了起来,没人逼我,没人指责我,甚至没有人和我说过一个字。但我就是起来了…我深深的体会到,我内心里是不愿意,体力也未必可以承担。可我为什么还是起来了呢?

还有一次,是我已经上了班,那天我不知道什么原因,吃坏了肚子,一直在单位上吐下泻,好不容易熬到了下班,可能是吐的太多次,太阳穴一蹦一蹦的疼,还有点喘不过气,非常煎熬,而那天下班的地铁上,一波一波的人,涌进地铁,没有一个座位,我实在坚持不住,也没有去和任何人请求一个座位,而是实在撑不住,坐在了地上,一个人的脚边。那个时候的我,在那个位置下,也是那么的格格不入,穿着得体,化着妆,瘫坐在地上,没有一个人给我让座。也没有一个人说一声“姑娘,你怎么了?”。我来不及去想,站在我身边的人怎么看我,他们会不会觉得我和这班地铁格格不入。

从那天起,我还是会给弱势群体让座,但自己不舒服了,累了,甚至是心情很差,都不会让座了…

内心深处,我坚信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皎洁与明媚。我还是认可,人性是向善的,有着它本该有的光辉。也坚持,尽可能守护好自己的初心。保留一些应该有的善良。

正因我的认知,让我没有彻底变成一个自私自利的,“永远不会让座”的人。

人,终究是复杂的存在,我们不该给自己随意下定义,更不该给他人随意下定义。

我们要做的,往往只是,照顾好自己,坚持自己坚持的,倾听并尊重自己的心声。就够了。

除此之外,在成就方面:

人活一次,被看得到当然是最好,看不到,自己也要擦亮眼睛,照亮自己。欣赏自己,认可自己。保护自己!

也不是必须要做出点什么成绩来才应该被这个世界记住,自己被自己牢牢记住,也是很浪漫的事啊,如果有幸被刚巧经过自己又刚巧发现自己的人看到那些微弱的光芒。那么在有限的时间里,它们就是美丽动人的。就是炫目耀眼的。

许多人说,和我相处很舒服

那是因为,我常年的和自己相处的那么多的不舒适,换来的。

学会共情,往往要先学会与自己的共情和和解。

我听到过朋友对我最美的评价大概是说:和我相处的时候像一阵温柔的风轻轻吹过,可以和我聊遍这世界上一切的事,时间都会慢下来,我永远可以接住接下来发生的事,发生的状况,说出的每一个字。并很好的回应,没有攻击性。好像他们没有一句话是说错的。

我很开心能被这样评价,也很欣慰有这样的评价,我希望自己能一直如此

但并不是因为他们说话我都会觉得舒适,或者每一句我都完全认可。但是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对与错。我又怎么去判断,他人的对与错呢?我有什么权利呢?

我一直相信,我们应该要去给和我们相处的家人,朋友,恋人,或者是同事,一些像我们“展现”自己的时间,而且一定是徐徐展开的。不能有一丝一毫的局促和主观臆断去打扰他们展开自己。我们必须要有一些足够的耐心去慢慢“品味”

就像电视剧里的林阚,就像晏警官,她们并不是天生,就有着一颗强大的,永远拥有共情能力的心。甚至自己也在自己的人生轨迹上,“出过错”,软弱过。

但我相信她们也会在赵寻的案件里,得到救赎和自我和解。逐渐原谅当初看似犯下错误的自己

我想表达的,不是我们要增强判断对错的能力,永远不出错,不脆弱。那是反人性的。而是增强对自己认可的能力。

每个阶段的我们都拥有不同的处境和心境,选择也会时刻发生改变。

我们可以勇敢,也可以软弱,我们应该允许自己一切的情绪,自然的发生,变化

我们也更该允许,自己发生一切的改变,调整,成长

但正因懂得自己内心的挣扎,体会过绝望与失落,害怕过失去和失败,才能更深刻的明白,这世界上其他人正经历的痛苦是怎样的体会。

是多么的惴惴不安,是多么的需要得到别人的一点点“肯定”和力量

共情的这个过程需要我们不断的“包容”,倾听,发问,引人深思,最终让彼此达到舒适且坦诚的状态。回归于,当下,最接近本身的自己。仅此而已。

也许这个过程就像是片刻的舒展,而我从没奢望谁,包括我自己在内,可以永远舒展,平衡。这是不现实的。

我们大多数时刻还是要穿上“铠甲”,披荆斩棘,大杀四方…

我也不是永远无私,永远有耐心的那个存在。

我只是个,普通的,希望大家打心眼里,认可自己,看到自己优点的,在学着深爱自己的人。

在这个快速的,擅长快餐式感情(包括但不限于爱情)的时代里,坦诚讲,我并不是一个“出淤泥而不染”的人。我喜欢陪伴,讨厌孤独。享受快乐和喧闹,利用经验尽可能避免伤害。有着属于自己的一份自私和理智。

我甚至带入过赵寻的视角,去做出我自己的决定。如果事已至此,我会在一些选择上和她做出不太一致的选择。也许会在过程中,接受林阚的建议。中和处理掉一些矛盾。

但我坚信的是,这个世界已经很“不美好”了,但同时它又是那么“美好”。

重要的是,我们自己以怎样的姿态去参与进这个社会。又是怎样去看待它。

我们不该纠结于,自己到底是对是错,而应该坚信自己的每一个选择,都是出于本心,就可以了。

角度,姿态的不同,直接影响了我们的处境和感受。

更重要的是,它决定了,我们会成长为怎样的人。

与其评价我是一个与人相处,让人感到舒服的人,不如说,我是一个愿意付出一些时间,去让彼此放松,在片刻里找到最“认可”自己的人,然后因为这些向内的自我认可,更有力的,在这世间,坚定的走下去。

你我皆为赵寻,应该自知。

你我皆不为赵寻,也应该自知。

我只是我,我们只是我们

不完美,重要吗?

因为每时每刻,我们都已经“很完美”

你可能感兴趣的:(从《不完美受害人》到不完美的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