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教师》读后——有种相遇叫久别重逢

加入新网师前,需要提交一份职业生涯报告,我简单回顾了自己二十二年的教育经历,写下了《七次迁徙终生成长》的题目。而这几日,深刻体验到“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惬意和幸福。

十数年前,大约是我们建校初期,在学校《教育随笔》的封底上,我读到一篇短文,文笔优美,涵义深邃,现在已经忘记了是什么内容,只记得作者是朱永新。那时,我问同事,这个朱永新是咱们学校的老师吗?同事说,不知道,不认识。学校大,老师多,不认识倒也正常。但我看着这个名字很熟悉,又暗想:我们学校还有这么高水平的老师吗?心里很有几分疑惑。

于是我去百度查了“朱永新”,看到他的介绍,看到他的新教育实验。

这不是一个笑话,这是现实。甚至到了现在,今天,你到学校去问某一些教师,朱永新是谁,大概率还是有些人摇头说不认识的。

这都也正常吧!不读书、不学习,看不到外面的世界,一心埋头教书的老师是大有所在的。正如郝晓东老师所说的:老师不爱学习、不会学习是当下中小学生不爱学习、不会学习的一个重要原因。

我自诩为是爱学习、爱读书的人。大约在周围人的评价里,我也算得上是爱学习、爱读书的。这些年虽然没有坚持,但陆陆续续一直坚持写字。我绝不敢冠以“写作”的名号。写日记、写教育随笔、写读书感悟,写生活随想,给学生写信等等。跟随学校和工作室,也印制了两三本小册子,偶尔有三几篇文字被采用刊发。就是这样的生活,我在周围同事中,已经稍显另类。如今回头看来,我的成长状态,无异于野地里一株狗尾巴草,籍着些阳光雨露,随性的长大,抽出穗子来,风来转向,雨来弯腰,干渴时灰头土脸,懈怠时无精打采,某些晨风和夕阳时刻,也顾自欣赏自己的身姿,仰望不远处的大树,俯视脚下密密层层的小草。这叫活着,仅仅是活着而已。

新教育实验是什么呢?我心里一直十分向往。但是,成长的倦怠和迷茫让我没有去探寻,去了解。很多时候,成长的愿望没有十分强烈,很容易就淹没在无尽的琐碎和生命的尘埃里。

后来越来越多的看到朱永新老师的名字,再后来阅读了李镇西老师的《最好的班主任》《爱心与教育》,关注了他们的公众号,经常读到詹大年校长的文字,更多的名字慢慢进入视野。我这只多少年坐在井底看天空的青蛙,好像,第一次跳出了井口,看到了天原来那么大,地原来那么广阔,教育的路是如此深远........

郝晓东老师说:而今教育,批判者多,怀疑者多,故建设者、希望者弥足可贵,而坚守者、创造者,能做事并做成事者更是凤毛麟角。

朱永新老师、李镇西老师,他们和新教育人正是这样的凤毛麟角。新网师也是。他们没有批判,没有抱怨,他们一步一个脚印,一点一点的去建设,去改变,去实践,他们为“疾病缠身”的基础教育带来亮光和希望。

我找到了这一束光!并将坚定的追随。我要感谢命运,感谢际遇,感谢这幸福的时光。在我们还有力量跑一程时,恰好找到了自己愿意奔跑的方向。

这是生命的久别重逢。一起上路,一起奔跑,哪怕是一只蜗牛呢,一只犟龟呢,“我的决定是不可改变的。”等等我,我来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未来教师》读后——有种相遇叫久别重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