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史第二课

上节课回顾,朝代演变简史。


一、人类的起源(仅中国)

文学是依附人类而生的,先有人后有文学。

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来看,我国社会发展最开始的社会形态是:原始社会。

大约170万年前-公元前2070年,比较突出的是有三类古人。

1、元谋人。

目前已经确认最早的古人类是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前。元谋人遗迹发掘出了两颗门齿化石,以及一些粗糙的石器,还发现了碳屑和烧骨。

2、北京人。

距今约70万——20万年,发现于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也被称为“北京直立人”。他们学会使用火,还会保存火种。

火是人类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记忆。

3、山顶洞人。

样貌基本和现代人相同。

距今约3万年,发现于周口店龙骨山的顶部,因此被称为“山顶洞人”。他们使用打制石器,以及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懂得人工取火,会制作衣服,有爱美意识,会埋葬逝者。

逐步形成远古文化。

而且在这些远古人类劳作、生息、繁衍的过程中,形成了很多氏族部落。

有巢氏“构木为巢,以避群害”。

燧人氏“钻木取火,以化腥臊”。

伏羲氏“作结绳以为网罟,以佃以渔”

神农氏“斲(zhuo)木为耜(si),揉木为耒(lei)”

除了形成部落这种社会组织之外,也形成最初的远古文化。

1、母系氏族-仰韶文化(距今5000多年)

陶瓷,图案和色彩都非常丰富。

2、父系氏族-龙山文化(距今4000多年)

黑陶为主,体现一种力量的感受。到了父系社会,除了陶之外,还发现了其他物质,所以变成了黑陶文化

在这过程中,出现了我们熟知的一些传说人物。

三皇五帝(燧人、伏羲、神农;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说法不一,儒家依靠这些传说,称颂当时是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没有阶级,集体劳作。

文学是属于文化的,文学是怎样产生的呢?

文学的起源说:劳动说(大量的历史资料证明,文学艺术起源于人类的生产劳动。)

1、劳动过程中的自然“呼声”。

人类是在未有文字之前,就有了创作的,可惜没有人记下也没有法子记下。我们的祖先的原始人,原是连话也不会说的,为了共同劳作,必须发表意见,才渐渐的练出复杂的声音来。假如那时大家抬木头,都觉得吃力了,却想不到发表其中有一个叫道“杭育杭育”,那么,这就是创作。....倘若用什么记号留存了下来,这就是文学;他当然就是作家也就是文学家,是“杭育杭育”派。 (《且介亭杂文·门外文谈》)

产生了节奏。(嘿呦嘿哟)

2、呼声添上“意义”,成为了诗歌

如传说夏禹时涂山氏女所唱的“候人兮猗”《吕氏春秋·音初篇》)

《诗经》:“于嗟麟兮”“猗嗟昌分”

可见,当初无意义的劳动呼声,一旦被有意义的词语所代替,或者与有意义的词语相结合,就是诗歌起源和形成的过程。

文学虽然产生和形成,但拘于当时的生产条件,最初只是口头流传,并且和原始的音乐、舞蹈结合在一起,后来有了文字,才逐渐有人把它记录下来。

文字产生于何时,并没有太多的历史考证。夏朝时还没有文字 (因为还没有证据)但到了商朝甲骨文已经很成熟。

仓颉创作了文字。

歌谣是文学的源头之一。

远古歌谣流传下来很少,但也有一些作品。

弹歌

先秦·佚名

断竹,续竹;飞土,逐宍(rou,古代的“肉”字)

译文:去砍伐野竹,连接起来制成弓;打出泥弹,追捕猎物。(描写的是捕猎的场景)

二言句式,一韵到底。

蜡( zhà,通“腊”,古代祭祀名,周朝年终大祭万物。)辞 / 伊耆氏蜡辞

先秦·佚名

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

译文:风沙不要作恶,泥土返回它的原处。河水不要泛滥,回到它的沟壑。昆虫不要繁殖成灾。野草丛木回到沼泽中去,不要生长在农田里。

对自然界发出“咒语”。

歌谣也有一些“伪作”,是后人所写。

击壤歌

先秦·佚名(无法考证,猜为后人所作)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

译文:太阳出来就去耕作田地,太阳落山就回家去休息。凿一眼井就可以有水喝。种出庄稼就不会饿肚皮。这样的日子有何不自在,谁还去羡慕帝王的权力。

体现了劳动人的这种力量。

南风歌

先秦·佚名(无法考证,猜为后人所作)

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

译文:南风清凉阵阵吹啊,可以解除万民的愁苦。南风适时缓缓吹啊,可以丰富万民的财物。

歌谣这种形式和变体,变得丰富和连贯。

启发:我们写古风小说可参考这些歌谣的题目。

总结:中国文学的起源之一——歌谣。

这个时期的文学特征:集体性,口头性,综合性,功利性,无阶级性。

作业:

抄写讲述的四首歌谣,《弹歌》《蜡辞》《击壤歌》《南风歌》。

你可能感兴趣的:(中国文学史第二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