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一桌玩牌的,一桌玩手机的,你还有其他更优选择吗?

过年时候发现个现象,基本上会分为两大阵营。

一边是玩牌的成年人,一边是玩手机的小朋友。


如果说这是个问题的话,不是这两个工具的的选择有什么问题,

而是对可能产生的后果承受度不同的问题。

玩牌时间长了伤身,输钱了可能伤心,上火......

玩游戏时间长了伤眼,伤颈椎......

连锁反应:成年人玩牌--小朋友玩手机


成年人为什么会选择打牌?因为这个娱乐活动在我从小到大,几十年的记忆中已经成了一个习俗。以前三顿饭,到一个亲戚家一般会吃顿饭,在饭点的间隙,有的时候会聊天,吃瓜子花生等小食品,但是不一定每次都有共同话题可聊。于是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打牌来打发时间。同时在快节奏生活的影响下,打纸牌的开始变少,自动麻将的偏多。相信很多人会深有体会,现在打自动麻将是不是比以前更“累”了?以前手搓麻将,还有个洗牌时间,中间可以去喝点水,解个手,甚至有不少人在牌局中边打边聊天,几把牌打完顺便解决一些事情。现在由于人手不足,比如:一开始组局的时候,就安排了好几个牌局,导致没有足够多的人来轮流替换,一上桌可能基本上几个钟头都坐在一个位置,即使是替换打法也会有运气不好,一直不胡牌,“卡”在牌桌上的时候。

成年人通过牌局来解决了。小朋友们咋办?打牌是不可能模仿的,一是牌不够,优先使用权已经被长辈们占领,如果想玩牌,基本上只能在大人们去吃饭的间隙,一群小朋友端着碗在牌桌上玩一会儿,搭搭积木什么的;其次是手机的出现,很好的解决不同年龄段各种不同需求,比如有的人喜欢玩游戏,有的喜欢看动画,不像电视机,不存在抢台的问题,手机在手,我想看啥就看啥,想玩啥游戏就玩啥游戏。即使这种掌控感是存在一点“前提条件”,但是仍然很好的解决了不少“矛盾”,比如打牌与照看小孩之间的矛盾,一个电视机只能播发一个电视节目与N个小孩子有N个不同想看的电视节目之间的矛盾...... 如今倒好,大人们打牌,小朋友们玩手机,各取所需,各自相安无事。只是当天结束,有的人可能会有点感慨:今天又赢了多少,今天又输了多少;也有的人会感慨:今天不错,终于又有玩手机的时候了/今天不好玩,手机电量不足,网络不好......同时有的小朋友可能会感慨:今天没意思,爸爸妈妈不陪我玩;大人们可能会感慨:小家伙就只知道玩游戏,视力又玩差了,将来近视咋个办......


你觉得过年时候还有哪些选择,会让你感觉更有趣,更有意义?

如何与亲友达成共识?如何影响他人?如何带动?

面对亲友的“指责”,你是否能够控制心中的“恐惧”,坚持自己的喜好?



参考:

1,富足心态。

我们其实有更多的选择。


2,什么更重要。

认知决定决策,决策决定行为。多想一想什么对你来说更重要,会有利于做出更佳的判断,而不仅仅是适合当下的判断。


祝您早安,午安,晚安~

你可能感兴趣的:(过年一桌玩牌的,一桌玩手机的,你还有其他更优选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