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论语|《学而》06—德行为本,学习为末,若根本不正,学习也是枉然!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汎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孔子说:“弟子们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顺从师长,言行要谨慎,要诚实可信,寡言少语,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文献知识。”

这一句,曾经被张居正赞之为“万世之明训”。百善孝为先,德行实践是人之根本,读书学习是在做好根本以后再去修行的事情。如果根本不正,坏了德行,再怎么学习也是南辕北辙。

这一章再次提到礼仪孝悌,可以看出孔子是非常重视“德育”的,尤其写道,先要孝悌、谨信、爱众、亲仁,而后学文。把这些良好的道德品质排在了学习的前面,可以看出孔子认为德行高于能力。

其实现在社会也是如此,只有具备良好道德修养的人,才会有更多的机会,而那些投机取巧甚至游走在法律边缘的人,即使有再高的学历,再大的权力,对社会也是百害而无一利的。

二十多年前北大教授性侵女学生以致学生自杀的事件,前几年被不断地发酵,相信这个教授学习能力足够强,但是也足够道德败坏,这种人德行不正,即使让他逍遥法外二十年,也终将获得应有的惩罚。

德行实践是本,读书学习是末。

说到底,学习是为了更好的修行,很多事情,只有经历过或者有过体验,当读书遇到的时候才会有更加深刻的感悟。

每个人应该都有这样的经历,就是读书读不懂,或者电影看不懂。

各种地方都会有各种“榜单”,比如我常用的读书软件,网易蜗牛,上面就会有读书榜单,豆瓣也有。

看了这些“榜单”之后,就会想去看看那些排行靠前的书,没有读过这些经典书籍彷佛都不好意思和说话。

有句话说:你的气质里藏着你读过的书和你走过的路。腹有诗书气自华,不论哪个年代,饱读诗书的人都会格外受人尊敬。

但是很多时候,不是所有经典的书都能读懂。与其浪费时间啃那些经典的书,不如修身养性,做好该做的事情,读好那些没上榜但是读起来很有感想,和生活很接近的书。

世界上没有一蹴而就的事情,学习更是如此,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很多时候,慢就是快,只有真正感悟到了,才是真正学到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论语|《学而》06—德行为本,学习为末,若根本不正,学习也是枉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