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人正在亲手为自己打造一座牢笼?

1

前两天,比特币崩盘的消息又双叒叕一次刷遍了全网,还一度挤上了知乎热榜话题第一名的位置,热度高达四千多万。

各路大神纷纷跳出来解释比特币暴跌背后的“真正”原因。有说是因为Coinbase上市后股东急于套现导致的;有说因为土耳其实施加密货币支付禁令的;还有说因为美联储准备起诉多家涉嫌使用加密货币洗钱金融机构造成的;更有甚者,竟然说是因为中美双方发表了加强巴黎协定的联合声明的原因,因为比特币等数字资产严重影响到碳中和……

一时间,网络上各种消息满天飞,搞得吃瓜群众都不知道该相信谁好了。

暂且先不评论各种观点的对错。比特币在这十年间已经被宣布死掉了几百次,然后没过多久就又活过来。

多数时候,人们都喜欢马后炮,当事情已经发生了,才根据近期的热点事件为自己的观点找一个看似合理的解释。

当然,我们今天要讨论的不是比特币到底靠谱不靠谱。咱们今天要说的是:

为什么同样的一件事情,在不同人那里竟然会得到不同的结论呢?有时候甚至还是截然相反的结论。

这种事情投资市场里最为普遍,每一笔投资交易的达成,其实都是在当下的价格上有人愿意买且有人愿意卖。明明是同一场交易中的甲乙双方,本应该像朋友一样在交易结束后握握手互道一声“珍重”。然而,更多时候,空军和多军在擦肩而过时,往往互骂一句“傻X”。

我们头脑中观点的产生过程可以用下面的式子来简单描述。

个人经验 + 外界信息 = 主观结论

2

我们先来说说个人经验的影响

对于一件已经发生的事情,人们从外界所接收到的信息并无太大差别。然而,由于每个人的生活经验各不相同,同样的一段外界信息放在不同人的认知框架中,就可能产生化学反应,得到截然不同的结论。

举个栗子,你一定记得网上流传的“人体器官24小时排毒时间表”,好多自媒体还曾用它危言耸听熬夜的危害。

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的吗?抛开那些高深的医学概念和人体知识不谈,我们来单单思考一个非常简单且有趣的问题:

人体的器官是如何识别时间开始排毒的呢?

提出这个说法的人可能连最基础的时区概念都没有,错把自己的认知当作所有人的真理。

明明都是生活在一个地球村里面的同样物种,排毒时间咋还就不统一呢?

即便不谈国与国的时差,光是幅员辽阔的我国就横跨了5个时区,最西边的新疆和最东边的黑龙江足足相差了4个小时。为了方便,都统一使用了GMT+8的北京时间。

可以脑补下“一个生活在新疆的东北人面对着晚上11点才刚刚落山的太阳正痛苦地思考着到底应该在何时上床排毒”的场景。

容易相信这种毫无科学根据的说法的人,更可能是因为身边恰好有人因为常年熬夜而致病,或者恰好听说过有习惯早起的成功人士。于是便在自己的认知框架下得到了错误的结论。

然而,患病的人更可能是由于其他原因导致的,成功的人也可能是因为具有某种更加重要的品质。

这种只看见了贼吃肉,没看到贼挨打的个人经验偏差,往往容易导致人们犯下以偏概全的逻辑谬误。

3

接下来,我们再说说信息在传播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还拿上面比特币被崩盘的事情来说,人们只通过媒体的报道看到了事情的一面,即一天时间几十万万人爆仓几百亿。

然而,这些爆仓的钱并没有凭空消失,短期来看投资市场是一个零和游戏,有人赔钱就代表着有人赚钱。而媒体只刻意报道了被爆仓的事实,却有意地回避了因此赚钱的那部分人的故事。

此外,除了传播者的刻意隐瞒行为之外,很多无意的行为同样也会造成信息在传播中的缺失。

认知心理学上有一个观点认为,人们为了快速理解复杂多变的世界会把很多外来信息简化,比如贴上一个标签,或者给自己讲一个小故事。这种压缩行为能为我们的大脑节省很多认知资源。从而就会把对复杂事件的理解,简单粗暴地打上标签标签或套用在我们大脑中已有的小故事上。

然而,这个压缩过程极可能损失掉了某些非常重要的信息。

比如,前人用几千年的生活经验为我们总结了大量的智慧结晶。

俗话说得好…… 俗话又说……
清者自清 人言可畏
细节决定成败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笨鸟先飞 枪打出头鸟
一醉解千愁 举杯消愁愁更愁
杀鸡焉用牛刀 狮子搏兔亦用全力
姜还是老的辣 青出于蓝胜于蓝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出淤泥而不染
天下无不散的宴席 人生何处不相逢
好马不吃回头草 浪子回头金不换

前人的智慧之间竟然是彼此矛盾的,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一句话能流传下来,需要足够的短小精干,这样才能在传播过程中更容易被人们所记住。

但是,为了达到精简的目的,传播的过程中就很可能丢失了其原本适用的前提条件。从而导致某些结论只在某些时候管用,而在另一些场景下就不再适用。也就出现了上面左右两列俗语之间相互矛盾的现象。

4

再来,由于认知偏差和知识传播等原因偶尔产生的错误的观点其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长期生活在自己错误观念所构建的幻觉当中。

信息茧房(Information Cocoons)的概念是美国的凯斯·桑斯坦于2001年在《网络共和国》一书中提出的。

信息茧房指人们在接受信息时会习惯性地被自己的兴趣所引导,从而将自己的生活桎梏于像蚕茧一般的茧房中的现象。

看似信息爆炸、信息过载的互联网时代,算法和数据却为我们每个人量身打造了一个温暖且舒适的港湾,就像茧一样包裹着我们,越来越厚,让我们难以看到外面发生的一切。

打开手机,各种APP中推荐算法大行其道,满眼都是让你感兴趣的信息。某宝某东会根据你购物历史为你显示最适合的商品;社交平台会根据你的喜好,为你推送你关心的话题;某些短视频平台,一旦打开转眼间一两个小时就过去了……

这个时代,即便是看到了自己不喜欢的内容,只需要手指轻轻一滑,就无缝链接到下一个了。

长期沉溺于“看我想看,听我想听”的模式中,越来越难以接受与自己不同的观点。人们主动地被动接受着来自外部层层筛选过的信息,时时刻刻都以为自己在疯狂地获取知识,殊不知自己是在有着明显基础缺陷岌岌可危的认知框架上不断地添砖加瓦。

互联网诞生之初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信息能够以更加便利、更加多样、更加快捷的形式传达给世界上的所有人。

然而,我们却用实际行动为自己打造了一座紧闭的牢笼

—— END ——

你可能感兴趣的:(有多少人正在亲手为自己打造一座牢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