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的兴衰

读这本书一开始的目的是想了解帝国发展的历史。但是在阅读中发现这本书并不是在讲述历史,而是分析推动历史发展的要素。它不会告诉你克里米亚战争发展的起因经过与结果,但是它会告诉我们在这场战争发生时,英国、法国、俄国这些大国的军事与经济状况,以及战争发生之后对不同国家的影响。所以如果想去看历史故事,这本书并不合适。但是如果想了解今日地缘政治的历史渊源,或者想学习推动历史发展的关键因素,这本书无疑是最好的教材。

我试着用尽可能简要的方法概述1500年至今的帝国变迁历史。但是自1500年以来,哈布斯堡王朝、奥匈帝国、西班牙、荷兰、法国、英国、德国、俄国、美国、苏联陆续被称为世界强国。其中值得记述的要点何止千万。这里也只能以流水账的形式记下来,做一个总结。首先说明这本书是从欧洲人的视角来看世界。中国,莫卧尔王朝,奥斯曼帝国自然都是历史中的大帝国。但是对于1850年之前的世界岛,地理的隔绝让中国与莫卧尔帝国很难用战争与外交的方式直接影响欧洲的历史进程。即使奥斯曼帝国也不在本书的叙事对象之中,只作为欧洲的外部压力略有提及。

1500年,如日中天的哈布斯堡王朝距离一统欧洲的目标从未这么近。这个通过联姻成立的大帝国占据着今日伊比利亚半岛,亚平宁半岛,欧洲南部的大片地域,对于尼德兰省与日耳曼诸王国拥有绝对的优势。哈布斯堡是本书所涉猎的帝国之中唯一一个通过封建血缘关系来维系如此庞大的组织。这种组织的生长模式很像病毒,需要不断的向外拓展获取生存空间。哈布斯堡王朝向北与英格兰,尼德兰,日耳曼公国,瑞典王国频繁发生战争,向东与奥斯曼土耳其人在巴尔干地区以及北非地区展开争夺战。这种血缘维系的帝国是脆弱的,之后分裂为二,分别是西班牙与奥匈帝国的前身。但在分裂之初西班牙仍然肩负帮助奥匈帝国抵御土耳其人的任务。漫长的战线拖垮了帝国,从军事力量来看,它足以战胜任何一个国家,但是却没有办法聚集他的力量与一个对手对抗。

哈布斯堡王朝的衰弱是帝国的战争任务远远超过了帝国的财政能力。帝国虽然庞大,但是通过封建血缘构建的帝国实际上是通过无数的封建小地主构成,彼此之间关税林立。只是对共同的哈布斯堡家族有防卫与税收义务。这种模式下,商业始终难以发展。官僚的腐败也难以让税收足额提交,以支撑日益庞大的军事开支。相比之下,北方的尼德兰省份就有更大的优势。荷兰的前身就是一个商业联盟,拥有海上马车夫的称谓。虽然领土面积与人口远不如西班牙王国,但是商业的繁荣让财政能力远远优于对手。所以即使西班牙在欧洲之外有广阔的海外殖民地,但是受到英吉利与荷兰的海上封锁,财政的落后使其没有足够的力量战胜荷兰。

但是荷兰在地理位置上始终是一个小国家,即便商业发达也限制了发展的空间。随后崛起的英法两国拥有更为广阔的国土与人口。特别是英国,拥有英吉利海峡的保护与完整的不列颠岛更容易防御,也更适宜发展海洋力量。所以在西班牙与葡萄牙之后,英国称为世界首屈一指的殖民国家。拥有北美,南非,印度,澳大利亚,堪称日不落帝国。法国在与英国的对抗之中也逐步发展为一个殖民大国,拥有北非、东南亚、太平洋群岛、加勒比岛屿、南美驻地等多处殖民地。这两个殖民国家在百年战争之中互有胜负。法国的愿望是统一欧洲,而英国总是力图维持欧洲的均势。英国商业与金融发达,海上力量足以维护自己的商业利益,经常以金融贷款的形式支持欧洲国家,打代理人战争。而法国虽然在经济力量上略逊一筹,但是法国大革命改变了封建的帝国叙事逻辑,在一代猛男拿破仑曾经差一点完成了法国的百年宏愿,但是最终被反法联军所挫败。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英国虽然是工业革命的起源地。但是这种科学技术的领先优势并不是游戏中的装备,立刻就能产生效果。实际上这种力量是在一百多年的历史中逐步积累,在一开始可能只是某种技术的革新。但是在百年的积累之下逐步形成了对周边国家的优势。同时这种力量只是一种相对优势,并不是人无我有的利器。科学技术随机也传播到法国,奥匈帝国,俄国。但是英国的重商主义政策更有利于工业革命的开展。而其他国家对本国产业的保护不利于竞争,技术的迭代速度也远没有那么快。

在英法称雄世界之时,俄国一直是徘徊在欧洲周边的幽灵。这个国家诞生于波罗的海之滨,之后通过不断的武力征服称为一个大帝国。如果在哈布斯堡王朝时期,俄罗斯绝对是可以并肩的国家。但是进入工业革命之后,科学技术、行政组织、金融制度、军事技术与理论都对传统的封建国家产生了高维打击。即使经过彼得大帝与叶卡捷琳娜的改革,俄国也只是勉强赶上了工业国家的后尘。但是一直到被苏联消灭之前,俄罗斯一直以国土广阔,人口多,技术差,军事强但经济差的形象存在。

在英法的纵横对决的历史交锋之中,唯一的变数是德国的统一。原本分散的日耳曼公国,在铁血首相俾斯麦的推动下,以民族叙事为依托建立了德意志帝国。德国的出现是对英法的巨大挑战。凭借其人口体量与快速发展的工业,很快成为法国的心腹大患。但是德国崛起的时间太晚,世界早已瓜分完毕。如果想跻身世界强国,难免要触碰英法的利益。这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核心矛盾。面对德国的咄咄逼人,法国采用了联俄抗德的策略。

一战的另一大矛盾是民族矛盾。在20世纪初,民族主义觉醒。这一点对于当时的奥匈帝国极为不利。奥匈帝国是哈布斯堡家族的延续,统治着当今奥地利,匈牙利,意大利,巴尔干半岛西北部等区域。在法国的支持下,意大利从奥匈帝国的统治中独立出来。在此之前一直是奥匈帝国的封地。即使如此,奥匈帝国仍然统治着众多的民族。这一点严重削弱了帝国的凝聚力,并且随着帝国内部城市发展的差异,逐渐演变为民族矛盾。在奥匈帝国外部是复杂国家条约构成的防务体系与殖民地矛盾,在帝国内部又是水深火热的民族罅隙。最终于1910年萨拉热窝的一声枪响,一站爆发。战斗虽然是从奥匈帝国内战开始。但是俄国支持巴尔干半岛的独立,出兵协助。德国与奥匈帝国的防务合约让德国出兵阻止俄国。法国与俄国的防务合约让法国出兵进攻德国。英法的联盟也让英国加入(英国更多是封锁德国海岸,陆军协助较少)。意大利则是也试图谋求地中海的殖民地,所以向法国宣战。俄国的穷兵黩武让共产主义发起了国内革命,沙皇整个家族被屠戮。于是俄国很快退出了一战。奥匈帝国四分五裂,实在没有足够的战力。意大利自从独立以来,一直是二流国家,不足以和英法对抗。所以一战尽管是民族矛盾开始,但是实质是英法老牌殖民国家对阵新秀德国,目的是重新划分世界霸权。

德国是强大的,这个国家引人注目之处有三点,基础设施、教育体系与军事体系。德国是世界最早修建高速公路的国家,四通八达的铁路线也让德国可以高效率的集结运输军事物资和人员。在东线同俄国作战的德军,在三天之内就可以出现在西线战场与法军作战。另外德国拥有非常完善的教育体系,无论是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研究院所都相比法国俄国要强。这一点让德国的人口素质优良,在经济发展时期为国家提供了优秀的技术工人与工程师。在战争中也提供了优秀的军官与易于组织训练的士兵。相比之下,法俄两国的军人大多是农民,组织训练效果较差。第三点优势是德国的总参谋部。这个组织负责军事计划的指定。虽然看似简单,但是严格的选拔机制与看表现不论出身的奖惩机制,相比法俄贵族指挥的腐朽制度要高效很多。从这三点在加上德国本身的强大的工业能力与人口基数,就难怪这个大国可以和奥匈意大利两个累赘对阵英法俄三大强国。

一战是综合国力的较量,虽然德国强大,但是英法的积累更加深厚,外加美国对协约国的支持。法国以阵亡300万人的代价勉强战胜了德国。由于法国在这场战争中伤亡太大。它对德国的恨意如此强烈,在最终战争赔款的数额上提出了远超过德国所能支付的要求。另外在军事和领土上对德国的要求也非常苛刻。这些条约的严苛在一开始就不可能执行。这一点就让一战的战后体系非常不稳定。一方面是英法两国在一战中元气大伤,对自己广阔的殖民地的压制出现松动。而且美国在一战之后拒绝对欧洲大陆承担任何义务,并限制了英法的战争贷款数额。苏联的共产主义更是让资本主义的西欧国家产生恐慌。民族主义、法西斯主义、修正主义在一战后的焦土上甚嚣尘上。可见一战之后,欧洲各国的力量都被削弱,但更重要的是力量的格局发生变化。不再是之前英法德奥意几个大国互相制衡的均势局面。而是英法被打残,躺在德国身上吸血。德国在重压之下走向法西斯主义,就像溺水的人寻求救命稻草。法西斯集权体系虽然罪恶,但是他对抗了英法对德国的欺凌。苏联在东边虎视眈眈,东欧变成一盘散沙。

这种不稳定的体系随着德国法西斯的强大一点点走向崩溃的局面。在二战之中,武器的发展让战争发生质变。在一战之前,战争的胜利方可以获得丰厚的赔款,双方的伤亡也不至于太大。但是工业化与科学技术的发展让武器的威力远超以往。而且国家的治理体系更为高效,意味着战争不再是国家部分力量的对决,而是全部国家力量的冲突。要使一个国家屈服就需要消灭对方所有力量。导致战争之后两方的伤亡极大,而且难以从战败方获得资源补充。在二战中,战争不再是解决政治问题的手段,而是自杀的绞索。英法德意都没有胜利。胜利属于最后参加的美国与苏联。

二战之后是两级体系。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意识形态的对决。本质上仍然是国家利益的争夺,只不过披上了意识形态的外衣。应当指出,两级世界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只是此时欧洲强国都被战争破坏,世界其他地区还处于民族独立或国家解放的阶段。只有美国与苏联保存了地球上最为完整的两个工业体系。这就是两级世界的成因。但是工业化的发展是不能制止的。西欧的崩盘让近300年的世界殖民体系土崩瓦解,民族独立运动此起彼伏。中国、印度、澳大利亚、东南亚诸国、非洲国家、中东国家都趁机摆脱了欧洲的控制,寻求工业化的机会。欧洲在一片焦土中,在美国的帮助下开始大力恢复自己本身的工业化。于是多股力量渐渐兴起,中国,日本,印度,欧盟成为苏美之外的新力量。

以上就是对1500年以来世界格局的变化。作者记叙如此漫长的历史是为了找到决定大国力量的要素。

  1. 军事,这一点无论是如今的大国还是中古国家都是成立的。其中人口与土地是军事力量的基础。但是在现代战争中武器的影响更大。
  2. 经济,荷兰正是凭借其发达的商业来对抗西班牙的进攻。
  3. 科技,英国在1850年之后成为日不落帝国,很大程度上是工业革命的成果。
  4. 教育,德国优秀的教育体系提升了人口素质,让其在统一之后短期内成为世界强国。
  5. 体制,法兰西的民主共和激发了每个人为国家奉献的热情,也曾几近统一欧洲。当今世界共产主义与资本主义对比封建制度,效率要高得多。
  6. 文化,奥匈帝国的覆灭殷鉴不远。对于多民族国家要加强文化的统一性。
  7. 财政制度,统计1500年之后的任何一场战争,战争费用只增不减!稳健的财政是战争的燃料!
  8. 基础设施,德国强大的基础设施辅助了军事力量的发挥。

最后作者指出了所有大国的“大国病”,就是战线太长。哈布斯堡王朝与大英帝国的衰落都是对外承担了太多的义务,使其缺乏足够的力量解决内部问题。当前美国有类似的问题!

你可能感兴趣的:(大国的兴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