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分享】如果,早点读到这本书

              如果,早点读到这本书

        ——读李玫瑾的《心理抚养》

从好友那儿借来两本书,一本是心理学教授李玫瑾的《心理抚养》,一本是于娟的临终绝笔《此生未完成》。

两本书,都深深地吸引着我。

但是,我更愿意先看李玫瑾教授的《心理抚养》,因为假期,我和女儿的矛盾日渐凸显,我急需找到问题根源所在。

于是,在我半梦半醒之间,不停地抵抗“困神”中,我断断续续地读完了这本书。读完这本书的最大感受就是:如果早点读到这本书,我的孩子一定会养的好很多。

但是,当我还不知道怎么养孩子的时候,孩子已经长大了,养育孩子的错误已经形成定局,无法避免了。

错过了,就是错过了,时光没法倒流。

我的孩子敏感,内向,不自信,缺乏安全感,……原来,这一切都是我在养育她的时候种下的果。

我希望打算为人母,或者孩子还小的父母,好好看看这本书,对于你的孩子健康成长,将会非常有益。

说实话,在看到这本书之前,我只知道孩子只要不缺吃,不缺穿,慢慢长大了就好。其实,不是这样的,孩子的长大,需要你用心呵护,用心培养,孩子才会长成一个心理健康,自信阳光,充满温暖的孩子。

李玫瑾教授把孩子成长分为这样几个阶段:

0-3岁  情感培养期,重在心理抚养

3-6岁  性格形成期,重在培养性格

6-18岁  能力形成期,重在培养能力

18-n岁  自我修养期,重在个人修养

作为父母,对于孩子的成长起着极为重要的阶段就在0-3和3-6岁,一旦这两个时期,做好了情感培养和性格培养,那么这个孩子的人生就会非常顺畅。

最最最重要的是0-3岁,李教授说,这一阶段,孩子必须有一个固定的抚养人,给孩子的心理添加营养,让孩子感觉到安全温暖,对抚养人形成依恋关系,这是后来对孩子进行教育的资本,也是最大的底牌。

如果,孩子0-3岁,不是父母(特别是母亲)抚养的,孩子没有跟父母建立依恋关系,那么,在孩子青春期叛逆的时候,你几乎没有任何办法改变现状,甚至还可能造成悲剧。

因为,你们之间没有建立良好的情感关系,就不会对你形成依恋,你对孩子的教育就是不起任何作用的,反而,可能因为你的唠叨对你产生恨意,有不少青少年弑母案,就跟0-3岁不是母亲抚养的,没有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有关。

李教授特别举了一个例子:清末皇帝溥仪,在他的自传《我的前半生》里,写了他小时候的事情。作为皇帝继承人,未来的小皇帝,他的地位至高无上,从小他就感觉到自己的与众不同,他对所有人发号施令,让他们做一些不正常的事情,用这样的恶作剧取悦自己。他几乎为所欲为,谁的话也不听,但是,每当他的奶妈说话时,他竟然无条件服从,立马安静下来。

李教授从心心理学的角度分析,那是因为,他小时候是奶妈一手带大的,他与奶妈建立了良好的依恋关系,奶妈是他内心深处的柔软。

0-3岁,给孩子安全而稳定的呵护,有助于孩子自信,阳光,安全感强。也为以后教育孩子,打下良好的基础。

现在分析我的孩子,之所以缺乏安全感,跟我对她小时候的养育有关系。

虽然这孩子是我一手带大的,但是,由于那时候产假只有两个月,假期满了之后我就去上班,时常把她一个人锁在屋子里,等我上完课再回来看她。

实际上,在我离开的那段时间,她应该不止一次用哭声求助,祈求得到呵护,但她除了听见自己的哭声什么也没有,不安全感,恐惧感由此就扎根了。

李教授说,孩子三岁前,要有恩于他。时时关注孩子的需要,及时给予呵护,给予温暖,让孩子感受到踏实与安全,这一点非常重要。

3-6岁呢,应该是最重要的性格养成时期,这个时期,要告诉孩子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如何礼貌待人,如何与人分享,如何培养孩子安静下来等等。3-6岁,如果把这些做好了,孩子今后的教育将会事半功倍,反之,只可能是事倍功半,甚至,适得其反。

所以,孩子3-6岁,家长要有足够的耐心,教育孩子应该如何表达自己需求,如何与人相处等等,家长这一时期要学会对孩子说“不”,对于孩子不合理的要求,不合理的方式,一定不能妥协。

比如,用大哭和撒泼来达成自己的目的,绝不可以,一次都不行。

教育孩子时,不能暴躁,要心平气和,因为孩子是会模仿的。

而我,由于自己工作的繁忙,以及跟学生耗尽了耐心。对她几乎没有一点耐心,当她犯错的时候,除了训斥和吼叫,并没有心平气和地告诉她应该怎么做,为什么要这么做。她除了恐惧,好像什么也没有什么收获。还有,她不能安静下来集中做某件事,因为,我从来没有对她做过这方面的训练。

现在,看着本书,才发现自己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真的犯了好多错误,才导致现在好多问题无法解决。

孩子还小的家长们,一定不要错过了孩子正确的养育方法呀,养育孩子,不仅要让孩子身体长高了,更重要是养育孩子的心理!

你可能感兴趣的:(【好书分享】如果,早点读到这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