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对我说:“你看的不少,但是没有一点成绩,别人一篇文章,起码1万个人看,你写的最好的文章,才500个人看,还差的远。写作这件事儿就是得不停的写,然后不停的改,之后才会慢慢行了。你这可不行。”
一时间我哑口无言,因为我不知道拿什么反驳,好像说的也对。
我跟爷爷说:“那我去写吧,那我用啥写?”
爷爷一脸嫌弃的说:“我管你用啥写的”
01.看来我还是浮躁的很,写作要始于足下,不止日更。
细回想,我看的书不少。不说一年一百本,起码也有10本+,但是写东西还是有点东拖西拽的,而且质量很低。
分析原因,可能跟我的写作习惯有关。一般是想到哪儿写到哪儿。然后觉得流畅了,没有错别字了,就当天发布了。
实际上,写作是一件需要敬畏心的事情,你不能自嗨,写完就完事儿,有一点价值就觉得了不得,而是要好好雕琢。
比如如何写能让别人快速清晰的理解你在说什么?如何让别人饶有兴趣的看你这篇文章?是否需要精简一些累赘冗余的,读者并不在意的细枝末节?是否真的把每一位读者都像对待朋友一样认真用心?
我想是的,克服浮躁,把随随便便堆砌的文章,以及贪多的执行并不重要任务的时间用来精简笔墨,是很值得投入的一件事儿。
02.解决浮躁后,可以写什么
从大一的时候,那时候很习惯用手机的草稿箱,把自己的所想所感都记在里面,然后有空了就腾在笔记本上。
转眼10年过去了,零零碎碎的记录很多,但是成型的文章,自己认可的文章,一篇也没有。
所以,接下来的一个方向就是,如何把之前的笔记变废为宝,为己所用,而不是像一盘散沙一样躺在书架或者箱子里。这是其一。
其二,我想的是要结合知乎关注热度高的几个问题,再结合我自身的定位,以及写作技能磨练这3点做持续练习。
因为知乎上我的关键词定位是人生,成长,所以我会搜这类里面关注度高的几个问题。
然后2个方向,或者找相关书去读,或者找自己笔记中相关的进行精简。最终落地为一个好的案例,故事,金句等,做好分类归档。
最后自我拓展下适用场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提示点给自己,敢于把自认为好的读出来,感受下是否真的好。
其三,我想最需要练的就是融合。把其一的整理,其二的精华融合在一起,看能否自由组合成一篇优秀文章,像搭积木,玩变形金刚一样。
03.写完之后,自己可以收获什么
自己写作的初心,一直以来,就是想要准确表达。主要两方面,第一就是解决别人的问题,提供价值,第二就是解决自己的问题,获得成长。
只要自己预想的,需要持续练习的三点自己能够保质保量的做到,我想一方面可以从容回答知乎上那些人生,成长类的问题,也可以写一些优质文章,另一方面,通过写这些文章及回答相关的问题,又可以将自己的点滴学习整合化,慢慢融会贯通,取得长足的成长。
04.写在最后
表决心后一定要刻意练习,而不能周而复始的看完这个又看那个,觉得哪个都对,然后哪个自己也没得到。
克服浮躁的心态,静下心来进行持续练习,不停的通过写来磨炼自己准确表达的能力,多换位思考的为别人考虑,提供价值输出的同时,也为自己长足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守得恒心,水滴石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