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华烟云

最近读完《京华烟云》,眼前浮现的是好多年前电视剧里的陈宝国和赵薇,但是故事情节和其他人物竟然都不记得。

读完,心堵。

那是一个乱世,却可以同仇敌忾,有共同的敌人,一颗红心爱中华就足够。什么样的情感都可以被原谅,因为乱世之苦,人不能感同身受。

享尽一生荣华富贵的木兰,竟遭遇了中老年危机-老实巴交的荪亚玩起婚外情。幸而老父亲姚先生和木兰共同配合,完美结束了这场无硝烟的战争。

每个年代的情感交流是不是都是一样的呢?都喜欢为悦己者容吗?但容颜终会老去的啊。如何不断保鲜一段感情?我相信不是依靠容貌、金钱、地位……更多是需要双方的责任感。

书中有两位母亲让我印象深刻

一位是姚家大少爷体仁的丫鬟银屏。这位女大三的丫鬟机灵体贴又有野心,将少爷伺候得日久生情,轻许诺言。可是满天富贵的姚家未来的女主人怎可能由一粗俗的丫鬟担当呢?!于是在体仁前往英国留学(实际半路退缩、流连玩乐在香港)之中,姚母联合自家兄弟给银屏找一商人打发结婚。银屏逃了,落入了一娼妓的家,娼妓的手段一步步打开了银屏的潜力,她稳稳当当地拴住了体仁的身心。可就是这样一位女子,竟然因为私生子被姚母派人抢去,哭了闹了几日后,竟然上吊自杀了?我始终无法理解这种极端情感。是因为再卑微的女人,一旦为母后,性命就与孩子绑定了吗?

另一位母亲便是陈妈。伺候了孔家一个月,后被请去伺候姚母。她的儿子16岁那年被部队拉去当兵。她变卖了一切,一路找儿子。她听说所有当兵的都到北京去,她也一路向北而来。她所有赚到的工钱,都花在给儿子做衣服上。脑袋中想象着一年年儿子的高度、宽度,她盼望着再次见到儿子时,他能一下子就有合适的衣裳穿。朴实的母爱让人为之动容。一年又一年地过去了,她终于要全身心去找儿子了,姚家人留着她,但是她不肯:我等他等了七年了,现在他也许正在等着我。我非得去看看是不是。我若找得着他,我们母子就一块儿回来;若找不着他,我就不回来了……从清朝找到民国,动荡的时代,七年过去了,一个母亲无论如何不愿再耐心等待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京华烟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