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怼过人么?
我刚怼过我儿子,把这个脾气平和的小伙子怼到回嘴反击:你就没有做错过事情么。
儿子的这句话让我开始反思,是啊,谁没有做错过事情呢。
而且,每个做错事情的人,其实自己从内心里大部分时候都是知道的,已经充满了内疚之心。就如儿子这次被怼是因为我事后才知道他把朋友家的儿子给摔伤了,虽然就是脸的轻微擦伤,但还是让我觉得对不住朋友,所以我就用很重的语气怼了儿子。我朋友一直解释说,当时我儿子发现把小朋友摔伤了,一直哭着道歉。
我在晚上很认真的给儿子道歉说:“以后妈妈尽量做到不用这么重的话来怼你啦,因为我知道你是一个能自己承认错误的孩子。即使我认为你有做得不对的地方,我也尽量用温柔的语气来和你沟通。”儿子听完我这句话后,眼眶都变红了,他说:“妈妈,我爱你。”
我儿子十岁,对于我的直接开怼都是一种反抗模式,何况是其他成年人呢?
而我儿子在听到我的道歉后,他的感动更是让我开始反思,未来如何让自己把锋芒包裹在温柔和温暖里去指出别人的问题。
我在过去一直认为,“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所以即一定要当面用毫不客气的语气指出来,要么就直接进入开怼模式。而且过去很多年,我都认为做一个锋芒毕露的人,做一个毒舌而刻薄的人,是一件超级有调性的事情。
每个人的行为都有背后的原因,我过去所谓的“直率”,其实就是为了彰显自己的“专业”。不过,反过来你想,如果一个人真的专业,还用彰显么?现在想起来只是当年的自己幼稚而浅薄,而现在的自己,依旧会犯这个毛病。
我用我的所谓“直率”伤害过很多人,但当时的我还觉得是在“拯救”这些人。
我记得,我在一个300多人的培训课堂上,作为一个学员直接开怼老师,因为我觉得那个老师讲的没有逻辑,当时那个被怼的老师站在讲台上,特别的尴尬,但我觉得我自己像英雄一样。其实当时的我已经忘记了,自己拿出时间是来学习是来成长的,而不是来挑别人毛病的。
我记得,原来的公司里好多女孩子都怕见我,因为我总是觉得怼她们穿的衣服太不像样,穿的太过于暴露和性感的,我会怼她们这是要去哪里上班?穿的太过于朴实的,我会怼他们说,你带小孩出去会不会被别人认作保姆?穿的太过于青春时尚的,我就怼她们说,你以为你还是年芳二八豆蔻年华?
能够开怼别人的,都有种对自我的迷之自信,这种自我感觉良好的爆棚状态会让我们忘记,其实,我们也是从什么都不会的状态过来的
而当我们很不堪的时候,别人是如何对待我们的?你还会记得哪些?
当年你看我不起,今天我让你高攀不起,这句网络的鸡汤,看似很解恨,然而背后却还是满腹的怨恨,因为即使当下已经很成功,但还是记着当年那些伤害。当然,也不否认当年那些狠狠怼过我们的人,让我们重新奋起,让我们更加努力,然而心上的那道伤痕在经历时光之后依旧还在,我们偶尔想起当年他们怼我们的话,依然会感到有一阵阵的凉风嗖嗖。
相反的是,在我们当年不堪的岁月中,那些曾经给过我们鼓励给过我们温暖的人,他们永远都是我们生命中的那道亮色,让我们在不堪时获得力量和温暖,让我们在黑暗中获得光明和方向,当然,更让我们在有所成就时感谢和感恩。
我到现在还记得我刚踏入培训行业的时候,无数的人怼过我的上课,甚至有的人还直接断言我肯定混不下去,说实话这些人没有让我获得什么“动力”,更多的是加重了自我怀疑。然而我到现在都感恩的是当年的一位老师,她对我说:你现在特别像我十年前,你的眼神里有光芒,你的内心里有信念,你一定会成为一个知名的培训师。
每当我自我否定,每当我深陷黑暗,我都会想起这位老师的话,每每都会让我重新充满斗志。
然而,十多年后我遇到一个同行才知道,当年的这个老师对每个刚入行的培训师都是这么说的。不过,我和我同行都同事感慨说,幸好当年我们听到了这句话。
我们用激烈的方式去怼人,其实从正向角度来讲,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对方快速改变。然而,改变和成长是缓慢的,是需要时间的,是需要耐心的更是需要信心的。在改变和成长这条路上,自我否定已经很多,这时候更需要的是外界的理解和鼓励,而不是一盆冰水的被怼。
就如我现在的助理,她已经跟了我一年的时间,用她自己的话来讲,从里到外都在蜕变。过去的衣服几乎没有搭配,过去的思维可以用混乱来形容,然而,我几乎没有直接怼过她。不过,这一年时间,她还是在发生着改变。我只不过是用了更温柔的“潜移默化”的方式,让她慢慢的去领悟和改变。并且,大部分时候,都会对她的改变表示鼓励。我助理说,每次被鼓励都会更明白自己应该做些什么。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越来越明白,这个世界上诟病和鄙视是永恒存在的,而鼓励是相对稀少的。
让我们用温柔与温暖去包裹锋芒,多去鼓励别人,而不是直接开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