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花钱的模式看我俩

1

老公是不折不扣的实用派,花钱非常谨慎。而我相对他而言是不实用,随心所欲地花钱,买买买。

记得刚刚拍拖不久,他要换电脑屏幕,自己做好了详细的两个品牌优劣对比后去电脑城看实物,并购买。

那天我陪他几乎逛遍了电脑城,看着他左思右想,一家一家去对价格,心里堵着啊。我买东西很少这样对比,看到喜欢的,差不多吧就买下来。觉得他这样特折腾,唉!

从那以后也有过几次陪他选东西的经历,具体忘记是买什么,也是货比101家,胜价比最高才下手。我心里暗下决定,以后不会再陪他选东西。

年前老公想买电子游戏机,听闻也是经过自己多翻对比,最终决定。时不时向我汇报他做购买“功课”的进程,我很乐意听,只要不用我管不用折腾陪逛。

他问我买不买,要一千多,我说当然买!是你喜欢的,娱乐减压我支持。我对他自律比较有信心,他不是那种沉溺的人(我还比较容易沉溺,哈哈)。

买回来还邀请我试玩,虽然我早已过了热爱电玩游戏的时期,还是能用心随喜他。他放开买买买我更开心。

我是属于没头脑,不喜欢挨家挨户对比价格,也算冲动型消费。有很多东西当时觉得好,买了后又觉得不好,不太合适。

有时候遇上第一感觉喜欢的,价格超出预算很多又是自己承受能力之内的,我多数会冲动买下,然后心里会慌,心跳加速,会有不配得感。有点分裂:一面想着哇,太好了我终于拥有了;一面却害怕,钱花多了,我不应该那么大手大脚。

生活中的一些例子,看到我和老公在花钱上模式的差异。 

我很喜欢买各种石头,如玉石,水晶。老公会觉得这些不保值,买黄金还好一些。而我为爱好,为喜欢欣赏而买。

在前一段时间,我没到这一层面的花钱状态上。那时候喜欢玉石却不舍得花一笔钱买,来来去去买的都是便宜的,有晓幸心里,花少的钱买好的货,这种状态终于让我深刻领悟到绝大部分都遵循一个原则“一分钱一分货”。

当时我买来买去都满足不了自己,心里很匮乏。有时候看中的不舍得买,求次的,便宜一点底一级的。回家后往往懊悔,又觉得不好看了。看到别人手上带的比我的好看,心里又会想再买一个,这次要买自己满意喜欢的。最后却还是回旋到旧模式里。

关于金钱的话题听了不下五次唐老师的分享,在生活中练习,调整心态。最近练习买得开开心心,痛痛快快,不愧疚自责。发现自己在买石头的时候心情很舒畅,不再那么犹犹豫豫,纠结值不值得拥有。也有理智出来了。

我发现之前消费石头,没有买自己第一眼看中的,买了便宜一点的,结果会让自己深陷得不到的懊悔中,欲望会越发强烈,失去理智地去买。更糟糕的是满足不了那欲望。

现在依然是每一段时间买两三件石头,满足自己。购买时的状态变了很多,坚定,买下,开心,钱花了再来。花钱是赚钱的动力。

不知道是不是这份能量感染了老公。

我们在昆明旅游中,发生的事情让我小感动的,也是感觉自己和金钱关系有了变化后,老公的变化。

以前去旅游,在买水果上会有分歧。我和儿子是每天都要有水果进肚子里的,在外旅游有些地方水果的价格比广州贵,老公会觉得不吃也是可以的,回广州多多买给你们吃,比在这里买贵水果要强。

可是对于我而言这是不一样的,现在想吃现在买,及时行乐,更何况价格是负担得起的。记得在成都老公还因为我买了26元一节小小的甘蔗起了矛盾,他抱怨我买得贵,怎么就不能回广州再吃。

当时没有现在的成长状态,我沉默着,心里很多委屈,觉得自己是不是就不配,不赚钱的人就这么憋屈地过吗?陷入自我怀疑中。

今晚,儿子说想买点水果回民宿吃,我爽快答应,表示妈妈也想吃。老公没有任何异样,说在回民宿路上找水果店。

在水果店我很快选中西瓜和香蕉,西瓜12.8一斤,香蕉11.6一斤。老公在门外感叹了一下西瓜那么贵,和婆婆一起站门外。我挑好了婆婆进来付钱,我说妈我付好了。

在路上我们又遇到一家卖水果的,老公还说明天买这一家的,种类多很多。回去后没有人抱怨水果,一起开心地吃。很难得有婆婆在的情况下老公能相对无障碍地让我们买,买了不再哆嗦价格如何那般不合理。

如果说模式不同的地方可以写很多,模式相同的想了一下好像没有。和老公在花钱上看似很不同,也是同。就像我喜欢投资石头玩意儿,他喜欢投资实际的例如保险、股票、理财产品。同是为各自喜爱的方向花钱,不同只是花钱的对象。

听唐老师分享让我豁然开朗的是在花钱这个事情上不需要苛求一致,随喜对方更适合我和老公。

我回忆机会他买的我都支持和随喜,也许就是这样,慢慢地她对我所花钱的方向不太多限制。

你可能感兴趣的:(从花钱的模式看我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