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VS-->Linux Virtual Server
实现算法-->静态/动态,共10种
静态算法:
rr(round robin):
解析:
轮叫算法
,即0-9循环选用Real Server
wrr(weight round robin):
解析:
带有权重的轮叫
,轮叫一遍后,根据记录信息+随后
信息,选出资源空闲的进行选择
sh(source hash):
解析:
以原地址为基准的hash
,
用于持久链接,以Client为基准,同一个Client发往上次的RealServer(内置一个hash表,key/value)
dh(destination hash):
解析:
以目的地址为基准的hash
,缓存命中高,以目的Real Server为基准,发往同一个Real Server,都走上次的路线
动态算法:
lc(最少连接least connect):
解析:
不计算权重,仅依照连接数来判定,算法是active*256+inactive=N(N越小,越优先).
问题:当
active相同,反而会造成inactive很大的服务器,算法得出的结果越大,故不合理
wlc(加权最少连接weight least connect):
解析:
在lc的基础上,添加weight,算法是[active*256+inactive]/weight=N(N越小,越优先)
问题:
初始第一次计算,active和inactive都是0,故此时依照算法,不管权重大小,结果都是0,所以总是默认选择第一个Real Server,如果第一个Real Server性能确实是最好的,那没有问题,但是如果第一个Real Server性能是最差的,则不合理
sed:
解析:
在wlc的基础上,不计算inactive,即算法是(active+1)*256/weight=N(N越小,越优先)
问题:因为刚开始active为0,故算法的结果就是weight越小,越不会被选择,故而其他服务器的active总是>=0,因此
会造成weight最小的Real Server一直不被选中
nq:
解析:
在sed的基础上,忽略初始的第一次计算
lblc:动态dh算法,即dh+lc
lblcr:lblc的加强版
工作模式-->
类似于DNAT,不过LVS实现的是单C-->多S
模型类型-->DNAT;DR;tunnel
DNAT
- Real Server 使用私有地址
- Real Server 网关指向DIP
- 进出报文都经过Director,故Director成为瓶颈
- 支持端口映射
- Real Server 可以是任意OS
- IN: PREROUTING-->INPUT-->POSTROUTING
- OUT: PREROUTING-->FORWARD-->POSTROUTING
DR:Director Routin(关键点在Director修改目标MAC,整个过程IP不修改从外在看,只有CIP和VIP两个公有)
- Real Server 可以使用私有地址,也可以使用公网地址,使用公有的时候方便远程管理
- Real Server 网关一定不能指向DIP,因为Real Server响应数据包的SIP是VIP,DIP是CIP,而Director也有VIP,直接IP冲突了,所以不能按原路径返回(linux的IP是在主机上,而不是在网卡上)
- Real Server和Director要在同一物理网络内,否则ARP将从新进行MAC解析;DIP和RIP在同一网段内,否则Director不能得知Real Server的MAC地址
- 入站报文经过Director,出站由Real Server直接响应Client
- 不能做端口映射
- Real Server可以为大多数常见OS
- 禁止RS上的VIP直接跟前端路由通信的三种方案:
1、修改路由,使用静态ARP;
2、在RS上使用arptables,禁止响应对VIP的ARP广播请求;
3、在RS上修改其内核参数,并向VIP配置在与RIP不同的接口的别名上;
Tun:Tunneling
- RIP、DIP不能是私有地址;
- RealServer的网关不能指向DIP;
- 入站报文经过Directory,出站则由RealServer直接响应Client;
- 不支持端口映射;
- 支持IP tunneling的OS才能用于RealSer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