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学而篇5

1.9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译文:曾子说:“谨慎地对待死亡,追念久远的祖先,自然会使得民风变得厚重。”

感悟:人生三大终极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而这一切最终不过是一个问题:如何面对死亡?当一个人开始思考生死的问题时,便有了思想上的深度,即便是找不到答案,但也能慎重的对待了。我们正确的看待过去的事情,立足当下才能更好地去追寻未来的答案。如此这般,社会风气才会变得厚重,不轻浮,不会只追求酒色财气,走向物欲横流。对我的启示是:个人生命的体验在大环境中很难有太多的存在感,但每个人的生命体验

都是如此这般,就已经成为一种风气,也就有了孔子所说的大同社会吧。

1.10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译文:子禽问子贡:“老师到了一个国家,总是有人和他谈这个国家的政事。这种资格是夫子自己求来得呢,还是人家国君主动给他的呢?”

子贡说:“老师以文、良、恭、俭、让得名,所以才得到这样的资格。与其说他自己求得这种资格,不如说是人家主动求他的吧?”

感悟:一个人获得信息的来源有很多方式,是自己低声求得的还是别人主动给他的呢?孔子用温良恭俭让,获得大家的尊重,不用孔子自己去打探,别人就已经迫不及待的想告诉他,以求得他的帮助。对我的启示是,自己立身正,就会得到别人的尊重,立身不正,即便你主动去询问,别人也不一定什么都说。而现代这个社会有太多信息需要我们去辨认,这时候如果没有自己的思辨与立场,就会人云亦云,获取信息的方式不同,最终得到的答案也不一样。

1.11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译文: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去世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合理部分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

感悟:如果简单的认为孝顺就是听从父母安排,有点肤浅了。真正的可谓孝矣,是对家族这个观念的传承,是家风的发扬,是一种价值观的传承。中华的传统美德是子承父业,不改父辈的志愿,有益处的就传承,不符合时代的可以改变,如何判断?就是是否明白其中的核心价值观。对我的启示是父辈希望子承父业,如果孩子有兴趣,那是一件美好的事情,但孩子厌恶,那就需要分辨父辈的事业里有没有值得学习的东西,而不是全盘否定,只片面的追求所谓的自由。

1.12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译文:有子说:“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古代君主的治国之法,可宝贵的地方就在这里。但不论大事小事,只顾按和谐的办法做,有的时候也行不通,这是因为,为了和谐而和谐,不以礼法节制和谐,也是不可行的。”

感悟:和谐就是心平气和的好好说话,有事好商量。但一味的和谐就会失去了约束,从而让人更加无所畏惧,真正的和谐是以礼法节制。在规则之下,去追求和谐才是可行的。对我的启示是,一直做个老好人,委屈自己,造福他人,并不会赢得他人的尊重,只有明白什么是礼,在此基础上去敦厚做人,才能立足社会,获得和谐。

1.13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亲,亦可宗也。”

译文:讲究信用要符合于义,才能实行。恭敬而能合乎礼节,这样才能远离耻辱。所以依靠的都是可以信赖的人,这样也是值得尊敬的。

“因”也作“姻”

感悟:讲诚信的时候要从是否符合义出发,才能实行,恭敬他人而不是变成谄媚是要合乎礼节的,要和可以信赖的人交往,这样做才能得到他人的尊敬。比如说,尾声之信,就是毫无道理可言的诚信,不值得大家尊重,比如一味的关心,却没有礼貌就变成令人厌烦的巴结,即便自己并没有这么想,行为上却是如此。对我的启示是,讲诚信要先过自己义的一关,合乎义,就一定做到,不符合,即便答应也不能去做,对他人的恭敬是要有礼节制的,不能一味的恭敬,自以为做的很有礼貌,其实别人心里是鄙薄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论语-学而篇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