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路遥《人生》才知,刘巧珍输给黄亚萍的不是学识,而是“爹”

当高加林去县城工作后,巧珍和他见面净聊些家长里短的事,引得加林很厌烦。而黄亚萍则不同,从高中时代起,她就是高加林的“知己”,从文学到现实生活,他们都有聊不完的话题。

看到高加林抛弃巧珍,选择黄亚萍时,有的读者不禁会问,恋爱不就是要找和自己精神契合的人么

可实际上,当我们深入了解小说之后就会发现,巧珍输给亚萍的,并不是学识,而是另有原因。高加林是一个比较现实的年轻人,他把自己的婚恋问题和个人前途紧紧联系在一起。而所谓的学识、精神契合,不过是锦上添花的,根本不是高加林真正在乎的。


一、最初的偏重

巧珍和亚萍在高加林心中的分量,从一开始就是不同的。

从小说中可以看出,高加林一开始根本没有考虑过巧珍。当他得知马栓正在追求巧珍时,他一点儿也没有妒忌,反而和马栓开起了玩笑:“那你这把川道里的头梢子拔了!你不听人家说,巧珍是‘盖满川’吗?”他还劝马栓“慢慢来,别着急”。

当巧珍主动追求加林后,他才知道巧珍有多好。他看中的不是她的美貌,而是她的体贴和关怀。她把他从绝望中拉了出来,给予他生活的希望和力量。

但高加林始终不想和巧珍结婚,因为和巧珍结婚,就意味着他的梦想彻底破碎了。他想:“他还年轻,只有二十四岁,有时间等待转机。要是和巧珍结合在一起,他无疑就要拴在土地上了。”

黄亚萍则是高加林理想中的爱人。在黄亚萍对他表达爱意之后,高加林很全面地比较了亚萍和巧珍二人的条件。但在他比较之前,他的心中就早已有了答案。

毫无疑问,黄亚萍和刘巧珍放在一起比较,不平衡是显而易见的——在他最初的考虑中,倾向就有了偏重。”


二、巧珍和亚萍

其实她们二人有不少相似之处,她们都是那么漂亮,在爱情上很有主见。在工作上,巧珍虽不如黄亚萍,但是她干得也很出色。

只是,在学识上,巧珍完全不如亚萍。亚萍可以就能源问题侃侃而谈,连加林都很佩服。而巧珍呢?小说里写到,“她决说不出十四种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复合能源”。

加林也很清楚,就算他和巧珍结婚了,也“很难再有共同语言:他考虑的是写文章,巧珍还是只能说些农村里婆婆妈妈的事”。

不过,加林真的很在乎另一半所具有的学识吗?我看未必。他之所以重视这个问题,是因为他把爱情和前途联系在一起,希望另一半对他的事业能有所帮助,并且帮助越多越好。

我们不妨做一个假设,把巧珍和亚萍的父亲互换一下,看加林再选谁

加林会选一个和他有共同语言,但出身农村,对他的事业毫无帮助的女人吗?答案是显而易见的。所以,问题的关键,不是是否有学识,而是能否对加林的事业有帮助

至于感情,高加林清楚地知道,他是爱巧珍的。小说里有这样的句子,“他在内心深处是爱巧珍的。”

但是,他最终还是放弃了巧珍。“他反复考虑,觉得他不能为了巧珍的爱情,而贻误了自己生活道路上这个重要的转折——这也许是决定自己整个一生命运的转折”。

在他的眼里,娶了巧珍,就等于一辈子拴在农村里。而娶了亚萍,他将前途似锦、飞黄腾达。与其说他看重亚萍,不如说他是信赖亚萍的家世。

所以,巧珍真正输给亚萍的,并不是学识,而是家庭背景,是父亲的权势。她们在爱情中,拼的不是自己,而是“爹”


三、“拼爹”:刘立本与黄亚萍父亲

说起巧珍的父亲刘立本,那可是村里的“二能人”。他为人精明,善于做生意,是村里最有钱的。他家的围墙和门楼,修得比高明楼家还要气派。

要说权势,他的大女儿嫁给了“大能人”高明楼的儿子,有了高明楼这样的亲家,在村里谁都要高看他一眼。

可是,巧珍的父亲和黄亚萍的父亲还是没法比。刘立本不同意高加林和巧珍谈恋爱,他只能去找高明楼求助。由此可见,他除了高明楼,并不认识什么“有用”的人。

而黄亚萍的父亲在县城里都是数一数二的人物。而且,黄亚萍老家在南方,他的父亲在那里有自己的关系网。黄亚萍和张克南回南京的工作问题,他的父亲很轻易地就找人帮他们解决了。

和黄亚萍的父亲比起来,刘立本只不过是个有点小钱的农民罢了。高加林心气高,他根本不看重钱。他真正需要的,是黄亚萍父亲这样有权势,能帮他平步青云的人。

四、结语

如果站在加林的立场上,我们很容易就能理解他的做法。巧珍的爱情对他的作用的确是很有限的。当他被高明楼欺负,丢了工作时,当他为了争一点粪和人打架,受人辱骂时,巧珍的爱情真的能抵消他的委屈和愤恨吗?

他迫不及待地想往上爬,而通过婚姻改变命运 ,无疑是最便捷的方式了

当他丢了工作,回到村里,他才开始反省。原来,他并不信任黄亚萍,他甚至想就算到了南京,黄亚萍也许会像甩掉张克南那样甩掉他。当他被迫放弃幻想时,他那被压抑的情感才苏醒过来。他才意识到巧珍有多么好,放弃巧珍是多么愚蠢。

其实,这样的“反省”也说明不了什么。就算再重来一次,高加林也不会选择巧珍。在同时代的小说《钟鼓楼》里,荀磊也面临和加林相似的选择。他条件比加林好,也比他更清醒,他好不容易从底层奋斗出来,根本不会考虑像郭杏儿这样的农村姑娘。

人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更无法超越自己所处的时代

所以,在巧珍和黄亚萍的“竞争”中,不管巧珍为加林流过多少泪,都无法改变任何事实。


(本文图片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你可能感兴趣的:(再读路遥《人生》才知,刘巧珍输给黄亚萍的不是学识,而是“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