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问•上古天真论》(5)

第三段原文(1):

夫上古圣人之教也,下皆为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夫上古圣人之教也,下皆为之”。

夫,放在句首一般作为语气词,或作指示代词“这”或“那”用。

这句话的意思是:那古代的深懂养生之道的圣人教导人们的时候,大家都能遵守。


“虚邪贼风,避之有时”

什么是虚邪贼风呢?

虚与实相对,实就是我们用肉眼能够看见,包括肉眼看不见,显微镜下能看得见的细菌或病毒。“邪”与“正”相对,有邪气,就有正气。所谓的虚邪是一种形而上的东西,即它是一种物质之上推动物质运动变化的一种能量。比如吃了麻辣汤上火了,这个“火”不是现实中可见的火,这个“火”就是一种人体内的形式上的东西,但它仍然是一种能量,同样能伤害人。

我们都知道影响人体的因素很多,有外在的,也有内在的。

影响人体的外在因素称为“六淫”,“淫”就是过分的意思,六淫包括:风、寒、暑、湿、燥、火。这“六淫”我们是看不见的,但我们时时都在受它们危害。

影响人身体的内在因素称为“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让人大喜、大怒、大忧、大悲、大恐、大惊的东西,都是虚邪。如大喜伤心,大怒伤肝,多思伤脾,悲忧伤肺,恐惧伤肾,这正是说明情绪长期保持于某一状态对于身体是有损伤的。

什么叫“贼风”呢?贼,就是偷偷摸摸,不是正大光明的意思。风,有人说它是看得见的,其实你是看不见的,我们能看得见的,并不是风,如树枝摇动,我们能看见的是树枝而不是风,看不见,但我们能感觉到。所谓的贼风,就是当人的精神或意识处于放松的时候,而吹来的风,这个风对人体的伤害是最大的。比如晚上睡觉,小孩子忽然一蹬被子,第二天,小孩子就感冒。他为什么会感冒呢?就是风偷偷地进来了。类似这样的例子很多,再如很多人疲劳后出现面瘫,就是因为疲劳后,人体的卫气下降,失去防御,一旦风吹进来,人体就受到了伤害。所以,我们一定要提高警惕,仅防贼风。

特别需要说明的,还有一种贼风,叫人 造贼风,就是空调。为什么把空调叫人造贼风呢?因为我们人为的把贼召唤到家里来。比如热天,我们正在厨房里炒菜,本来就热火朝天,汗流浃背的,突然想起冰箱里还有一根黄瓜没有拿出来,一开冰箱手一伸手,于是冷空气进来了,虚邪贼风也就进来了,也许你的那只手就落下病根了。

虚邪贼风还有一种情况,如我们常说“良言一句三冬暧,恶语伤人六月寒”,这“良言”、“恶语”也是会对人体带来伤害的,也归为“虚邪贼风”的范畴。

那么,面对虚邪贼风,“避之有时,”这里一是避之,即不要主动迎上去,而是主动避开它,二是有时,即风、寒、暑、湿、燥、火在一年四季的变化是不相同的,如春天多风,这个风是游走不定的;秋天多燥,其风有肃杀之气等等。要根据不同时令,及时地避开这些邪气贼风。(以上为听徐文兵讲内经整理)

简言之,虚邪贼风,就是指一切不正常的气候变化和有害于人体的外界致病因素。既所谓“四时不正之气,皆谓之虚邪贼风。”

避之有时,就是要依据时令避开“虚邪贼风”。


“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这几句话,看似简单平常的诗意般文字,实际上隐含了天地赐予的生命信息,揭示了大自然万物生生不息的规律,更凝聚了古代圣贤们千辛万苦的经验总结,是治疗人们心身疾病的良方。

什么是恬淡?什么是虚无 ?一般狭义讲是指人的性格闲静、个性修养清素、欲望淡雅、胸怀的宽广。从广义讲是对不切实际的与自身不相匹配的名利的适时淡泊。灵魂不恬惔、潜意识膨胀不虚致使躁动与不安,遇事缺乏预见性、规律性,因为丢失了自身的本始性,是对天地人、对万事万物早期发展态势、时空演变规律的无知或忽视的结果。

真气从之,就是在恬惔虚无心态的基础上,在漫长的风雨岁月修炼中,在正确的方式方法体悟中,自然而然的结果。内经认为:人体五脏六腑、十二经脉,任督二脉,上中下三焦无时无刻不与天地相关联,阴阳五行的运化、大自然的五颜六色、风雨雷电、山川河流、草木水土、冷暖寒热等等随时都对人类发出生生不息的生命信号,又对人体五官九窍输送微妙生物兹场信息。这种信号信息又与天体运行相反应释放出生命能量,孕育着大自然一切生命。正所谓“天地是人类的父母、人类就是大自然的子女”。当人体的思维意念、行为姿势合乎天体运行中释放岀的生命能量规律性时,真气就会在人体出现、运行、蓄存。真气在人体运行的线路方法、强弱视每个人的辛苦付出是不相同的。对人体带来的智慧、愉悦、强壮程度也是根据每个人的感悟而不同的。是一种只可体悟而无法表达的境界。实际上人体任何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恶化,都与体内真气的强弱、真气的运行和布散息息相关,如果人体真阴真阳(真气)耗尽,生命活动也就终止了。

如何理解 “精神内守”?人的精神思维活动是摸不着、看不见的,每个人的精神境界、思维活动深浅程度、有量与质的区别,又受到人生经历不同、遭受生活磨难不同、对事物的认识理解也就不同,既有先天遗传区别、又有后天体悟之区别。同时又受到环境、工作、家庭背景人际关系的影响。另一方面,精神的内守要靠心灵的洗涤、心神的安抚、潜意识潜意念深深的松懈和松静,更要有环境的衬托。要有肝魂、肺魄、脾意、肾志的默契配对才能达到好的效果。精神内守也是长期禅练的宗旨。简单说是“精神”不要外泄,精气和神气与意念相融、留在体内,留存于五脏六腑之间,并与天地与大自然生息相处。不要外泄。

所谓病安从来?就是只要正气内存,精神内守,病何来之有,就没病了。


这一节讲到:上古时期,对通晓养生之道的圣人的教导,所有人都能遵守。人呦能够及时躲避虚邪贼风等致病因素,保持内心的清静安闲,消除杂念妄想,以使真气顺畅,精神守持于内而不耗散,这样疾病怎么会发生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素问•上古天真论》(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