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3

你的不快乐,源于童年的经历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前言

上一讲,我们讲了在进行心理咨询之前,我们应该做的2项准备工作。这一讲,我们来带你探索,自己不快乐的根本原因。

在开始今天的内容之前,我们先来听一个故事:

34岁的莱斯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工作狂,虽然事业有成,但感情总是受挫。因为他不懂如何和女性交往,不是没有时间陪伴对方,就是不停地和女友聊自己的工作,让对方感到十分无趣。

每当有人建议他,适当减少工作时间时,莱斯总说自己做不到。

或许,你会对此表示质疑:莱斯真的抽不出时间,用心陪伴女友吗?

没错,就像你想得那样,莱斯完全可以让自己的工作节奏变慢,多花时间与爱人相处。只不过,从小就习惯于忙碌的莱斯,已经很难戒掉让自己过分劳碌的坏毛病。

小时候,莱斯的父亲经常出差,母亲又体弱多病,生活中的琐碎事情,都是身为大哥的莱斯一人承担。这让孩童时期的他不自觉地认为,忙碌能避免自己直面内心的孤独和被剥夺的童年生活,并且,繁忙的劳作能为他带来自我价值感。正是这样的信念一直陪伴着莱斯,以致于他成年后,仍主动选择成为“工作狂”。这是书籍《原生家庭》里的一个故事,也是很多人的缩影。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 :在童年时,我们一旦决定了用什么态度和行为来面对世界,就会在之后的人生里,坚持自己的这项选择。

而在行为层面,我们会用实际行动,不断确认和支持潜意识里根深蒂固的信念和预期,以确保自己坚信的事情一定会发生。

在心理学上,我们将这种现象叫做“自证预言”。就像莱斯一样,在童年时,选择用忙碌的状态面对世界,成年后也会秉持同样的信念,认为自己只有变得繁忙,才有价值。同时,莱斯会主动用疯狂的加班行为,将信念变成现实。

所以我们会发现,童年时期的经历可能会影响自己一生。

现在许多人不快乐,其实都和童年的一些负面经历有关。接下来,我们继续讲解蛤蟆先生的故事,来看看在童年经历里,造成我们不快乐的2个重要原因。

儿童自我状态下,不成熟的行为模式

前面说,苍鹭医生让蛤蟆先生在情绪低落时,觉察自己的真实感受,蛤蟆先生不仅用“情绪温度计”的方法,顺利说出内心真实的情绪,还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那就是他当时的感觉总是和小时候一样。

不知道你是否有相同的感受,那些糟糕的情绪和你童年时的某些感受如出一辙,并会迫使你做出和曾经一样的反应,让你的人生重复上演相似的悲剧。

比如说,你小时候,性格内向,不善言辞,常常因为被人误会而感到委屈。长大后,这样的感觉也常常出现,每当自己莫名其妙地被人误解,就会觉得憋屈,默默地承受着被人误会的痛苦。

对此,苍鹭医生用一个心理学概念给出了解释:此时的你正处在“儿童自我状态”中。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在这种状态下,你的行为和感受会像个孩子。

当你遇到某些特定场景时,它会触发你的童年记忆,让你再次体会到孩童时期的感受,并激发你做出和小时候一样的行为。

儿童的行为分为:自然行为和适应行为。无论哪种,都有可能延续到一个人的成年时期。

什么是儿童的自然行为呢?它是在人的基本情感的驱使下完成的。而所谓的基本情感,就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感情,具体是指,快乐和深情、愤怒、悲伤、恐惧。

例如,孩子跌倒,会因为疼痛而感到悲伤,然后放声大哭,这一行为就属于儿童的自然行为。同理,大笑、颤抖、吼叫等行为都是孩子在基本感情的驱使下,做出的自然行为。

那什么又是儿童的适应行为呢?主要指儿童为了适应环境,做出的让步、妥协的行为。

比如在权势强大的父母面前,孩子往往难以随心所欲,只能制定自己的生存策略,他们会调整自己的基本行为,发展出一套全新的行为,来应对父母的强权。

如无条件地服从父母。

蛤蟆先生就是如此。他有一位极其严厉的父亲,父亲从来没有认可过他。于是,蛤蟆先生想着法子讨好父亲,甚至不顾自己的形象,做一些傻里傻气的举动。

同样,生活中,大多数孩子也会做出适应性行为,来应付父母。我们再来看个例子:

有个小孩,一不小心摔碎了碗,妈妈严厉地责怪他:“你怎么这么不小心,连个碗都拿不好?”

孩子不服气地辩驳了几句,却换来妈妈毫不留情的一巴掌,以及不允许吃晚饭的惩罚。孩子哭着跑回房间,赌气地锁上门,几个小时后,他却主动从房间走出来,和妈妈道歉,说自己很饿,想吃东西。

一旁的姐姐看着弟弟小心翼翼的吃饭模样,忍不住安慰他:“你能知错就改,真棒!”

“因为我想吃饭。”弟弟小声地反驳道。

原来,道歉只是孩子的生存策略,他意识到哭闹这种自然行为,在强势的父母面前无用,便调整行为,用主动道歉这种适应行为,让父母顺心。而他自己只能闷闷不乐地咽下委屈,独自难受。

长大后,孩子遇到类似的事情,会习惯性地采用适应性行为,如忍气吞声的方式处理事情,但这不仅无法真正解决问题,还会让自己不开心。

总而言之,无论是儿童自然行为还是适应行为,一旦产生,很可能会延续到一个人的成年时期。作为成年人,如果你还习惯于用童年时期不够成熟的行为模式,与人相处、处理事宜,一定会经常碰壁,变得郁郁寡欢。

这是人们不快乐的一个原因:成年后,依然容易进入儿童自我状态,用孩童时期的行为模式,来应对复杂的成人世界,因为屡屡碰壁,引发了不良情绪。

父母自我状态下的行为模式

接下来,我们将目光,转向儿时常陪伴在你身边的人,就能发现,自己总是不快乐的另一个原因。

对大多数人而言,父母是我们儿时最亲密的陪伴者,他们的价值观、道德观会在我们身上烙下深刻的印记,足以影响我们看待世界、为人处世的方式,塑造我们的人格雏形。

成年后的我们,很多想法和行为都会表现得和父母很相像。在心理学上,我们会说,此时的自己正处于“父母自我状态”。

而这恰恰也是导致了我们不快乐,因为我们会活在父母的阴影下,难以自由地做自己。

蛤蟆先生的朋友獾就常常处于这一状态。他总是像长辈一样,对蛤蟆先生评头论足,这正是他从自己的父母身上学来的行为。獾的父母是严厉的道德主义者,对獾从小严格管教。挑剔声、指责声充斥着獾的童年,也让獾学会了父母与自己的交流方式,并学以致用,用在了朋友蛤蟆先生身上。

不过,蛤蟆先生曾提出质疑,说父母对自己的要求严苛,印象中,他们总是以高高在上的姿态,批评、训斥自己。而自己成年后,并没有成为喜欢对他人指手画脚的人。所以,他是不是个特例,身上没有“父母自我状态”?

其实,表面上,蛤蟆先生好像没有受到父母的影响,可实际上,蛤蟆先生喜欢苛责自己的行为,就说明他常会处于父母自我状态。他习惯被父母谴责,以致于,长大后,父母不在他身边时,他也会代替父母严格地约束自己。

也就是说,蛤蟆先生不快乐不仅仅是因为自己受到别人的指责,还有父母自我状态下自责对他的影响。朋友的批评可能只是一时的,但蛤蟆先生心中,那些无止境的自责更让他难过。

听到这里,你可能会问,我没有蛤蟆先生这样严厉的父母,是不是就不会因为“父母自我状态”,变得不快乐。

事实上,我们每个人的身上都存在“父母自我状态”,父母性格上的缺陷和不恰当的行为方式都或多或少地影响着自己。

不过,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我们也应认识到,自己从来不是父母的复制品。认清自己遗传父母的不好的行为习惯,积极改正,做自己真正的主人,才会拥有更多的快乐。

总结

好了,今天的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回顾童年,我们能够发现让自己一直不开心的两个重要原因。一是处于“儿童自我状态”,始终用孩童时期的行为模式,面对复杂的成人社会;二是处于“父母自我状态”,行动上总是模仿父母的行为方式,而不是按照自己的意愿行动。无论哪一种,它们都无法让你独立思考自己的生活,做一个真正开心的人。

给你留一个思考题:有没有哪个童年经历,直到现在还深刻地影响着你?欢迎你在留言区和大家交流。

下一讲,我们再见!

你可能感兴趣的:(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