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无风雨也无晴 一一读巜苏东坡传》

图片发自App



          一本巜苏东坡传》拉远的我思绪,拉近我的感慨!厚重的一本诉尽苏轼坎坷而乐观的一生,串起乌台诗案之前,贬谪黄州直至梅州、澹州的历程。但苏子羁旅黄州的四年,却是一生中最辉煌的时刻。呈现于后人的也是旷达傲岸的一生。也正是蝶变的这四年,他落脚的黄州,长江畔的一隅小城,就是我的故乡。

        记事伊始,沿长堤顺流约略二三里,过民宅、越菜畦,赤色崖壁霏霏微雪的季节里,往事一跃千年。千年以来,苏子似未能离别黄州,他一直是黄州人的团练副使,一直是我们的好邻居:在东坡向稻农讨教春耕秋收,是江边菜农渔夫的好主顾、是黄州人俯仰间就会见面的老熟人。任二赋堂多简陋,只要读起壬戌之秋,七月既望。。。。。。只要耳边飘过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人人都会感受到苏子的情怀。如今回想起来,不学无术的遗憾只归自己,苏子的人生从来都是"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当我感知苏子的好,回忆赤壁与故乡融为一体时,却也是一去二三里了。每次回到故乡的小城,总想抽出半天去赤壁,挽父母、携伴侣,拉着孩子,散步也好,感怀也好,赤壁依然是故乡人心中的圣地。孩子们俨然从前的我们,进园后嘻嘻散开,留下无趣的我们去读: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偶尔远眺老街边的一幢旧民居,你甚至一厢情愿地期望这就是苏子的定惠院。甚至还想去沙湖、清泉寺,去穿竹林,去涉水兰溪⋯⋯早几年听闻赤壁周边改造,总想去捡回几块旧青砖,仿佛这样就能留苏子于身边。很难说这份情怀是对苏子对赤壁还是对故乡对过往的怀念,但于传记的浮光掠影中,却依然可见故乡黄州的景致与人文。

        选择离开故乡踏上工作之路转眼二十多年,在南来北往的高速公路上,埋头耕耘日常工作与细节时,心生倦怠偶也有之;怀着对苏子的热爱对诗意的追求,让我在脚踏实地日复一日的工作中,找到一个仰望星空的机会。心中充满浓浓的诗意与满满的信仰,就更能为我所服务的人提供一份温馨,一份关爱,一份阳光,一份希望。每每想到这里,面对来往于东西南北、伴随着春夏秋冬、在暑热寒凉里经历着雨露风霜的司乘时,我可以更多一份理解与关爱。毕竟“同行比艰苦,心酸各自知……”。

        古人云“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有成。”既为凡人,生活也好,工作也好,谁都难免阴晴圆缺、起伏跌宕。但每一次人生的定格,既是一个深深的刻度,也是一个崭新的路标。多一些热情多一份主动是使命、也是应有的旷达。俯身学习、努力成长,让我们每个人的工作与个体生活有幸福的质感,行业的进步就会深度,国家的发展才会更有温度!

          每一个工作的夜晚,在静寂中我聆听着苏子的脚步,仿佛和他一起踏遍每一寸山水每一寸土地,仿佛与他一道为这片土地上的人民疾呼。对苏子而言,贬谪实在只是换个地方,而他的责任却一分未减。后人谈起苏轼,都敬佩他的旷达,却不知这份旷达苏子从来只用以面对他自己的苦难,而对人民的苦难,他则大多是流下同情的泪水⋯

        苏子的一生,给予了黄州千年的文韵。黄州,千年前,应该也应以敦厚温暖过苏子。如果要问对家乡的寄望,我想应该是人人皆诵苏词苏文吧。也许赤壁能被人改造得面目全非,但谁能改苏子文章?苏子情怀?苏子旷达?苏子豪放?命运多舛之际,是否想得起苏子也曾在黄州停留?某年某天,依稀有人在耳边诵曰: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潇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然天地悠悠,世事艰难,唯从心尔。如能坚持本心,无愧于心,诗意与信仰则无处不在。故不论年龄、不论时间、不论心境都不要忘了保持诗心、保持初心,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也无风雨也无晴 一一读巜苏东坡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