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体系学习之旅#

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

a)你自己是产品的深度用户

b)不要为了1%的可能,去影响99%的用户

c)质量比数量更重要,对活跃用户的关注要远大于新增用户

d)关注产品的长期发展(一年以后),而非短期利益(产品、运营、销售、kpi)

e) 拼死维护用户的利益,有一个大不了不干了的精神

I以用户为中心,这里有三个关键点:

① 用户—作为产品经理,要清楚自己的产品主次要功能是什么,用户为何而来,用户的使用目的;

② 中心—这个主要指的是需求满足,根据用户情况分为单用户和多用户;

  i.  单用户时,要给用户提供高质量的解决方案;

 ii.  多用户时,要清楚大多数用户需要的是什么,以大多数用户为主;

③ 设计—设计交付件时,要注意交付件是否满足用户需求,是否有质量保证,超预期呢?是否具有可持续用,让用户获得更大的利益。

A1回想我以前,我看到一个概念,都是想着找解决方案,没有自己来剖析这个定义,但是我自己是具有分析能力,这就是我的产出,所以后期会多注重我自己的输出。

A2需求分析:用户(需求、方案&超预期方案)—中心(大多数用户利益)——设计(交付件的质量是否有保证、是否有可持续性)。

 产品设计的关键

牢牢记住:用户、场景、需求三个方面

I我觉得首先是用户自身有这个需求,场景是一个触发物,需求用户在这个场景的内在回应。

A1我觉得需求很难,需求层级多样,这点对于现在的我来说还是有点难。

A2多关注需求分析模块的信心,提升对需求的把控能力。

 产品分析过程

a)用户群:典型的目标用户或客户 【市场】

b)需求:用户最急需解决的1-3个问题【产品】

c)产品亮点:一句话需求的亮点和独特卖点

d)解决方案:解决用户问题的1-3个核心功能和流程

e)关键指标:围绕关键功能的关键考核指标

f)渠道和手段:找到重点渠道,通过合适手段告知用户

g)确立优势:找到竞争的核心点和快速迭代

h)成本分析:开发难度—人力与能力的投入配比+费用投入—运营费用、渠道开支

i)收益分析:增长模型—用户数量、质量的增长预估+盈利模型—与收入有关的利益、盈利预估

  工作流

a)用户调研&用户分析

b)需求分析&核心流程

c)功能分析&业务流程

d)需求文档&需求评审

e)研发测试&上线

f)产品运营&数据迭代

g)【回归】用户调研&用户分析

I产品分析过程:我目前感觉从产品着手倒推是一个反向过程,正常的产品分析过程是“场景—用户—需求—产品”,现在从产品着手就转变成了“产品—主要功能—解决问题—满足需求—用户”

对于关键指标&渠道收入&成本分析&收益分析是我目前考虑不到的维度,我觉得关键指标可以放到(解决问题)里面去,渠道收入&成本分析&收益分析是后向环节,可以用做参考。

A1对这个模型还是属于比较陌生的范畴。

联想我手中的更新页校验签名这个需求:这个功能主要是为了解决用户手机中报名重复时更新失败的问题—这个量级在逐渐增加,但是还是无法量化,严重是因为但凡有一个签名应用不一致,这一类应用都会因此安装失败,影响商店口碑—关键指标是用户的更新成功率,以及用户反馈中的差评—因为这个借用的是系统自带的弹窗,所以开发成本低,很快就上手。

A2强化对这个模型的运用与实践,输出案例

 

你可能感兴趣的:(#产品体系学习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