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如何通过叙事心理学来面对困难学生。

图片发自App


通过叙事心理学又了解到了,要尊重学生的差异。原来更多的有,去意识到要尊重家人之间的差异,现在也更多的体会到了要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

我想这会帮助我在面对一些调皮的学生的行为的时候,去更多的理解他,尊重他。会增加我对班级差异的情况有更多的接受。也会让我的内心获得更多一些的平静。

同时叙事心理学讲人是人,问题是问题,要在班级里面对待学生的时候,去标签化,去病理化,对我也很有触动。因为我们一旦给学生们贴上标签,一旦把一些个别的同学病理化,就会让对方觉得没有力量。而其实这种原因,深层的是因为当有一些特别的学生不能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任务的时候,老师感受到了挫败感,而这种挫败感,让我们有的时候去给对方贴标签病理化。

但是去和对方贴标签,去病理化对方,并不能增强孩子的力量,并不能增强学生的力量,反而会弱化她,让她觉得他就是一个粗心马虎的人,会削弱孩子的自我接纳,会让孩子也觉得,自己很糟糕,很差劲,自己很无能。孩子的自我认同感就会很低。那么孩子就会越来越不自信,越来越自卑,陷入一个恶性的循环。例如,上海交大的杨老师在做咨询的时候,一个博士无法很好的进行选课题,因为爸爸,去美国出差。从小到大,爸爸对他灌输的教育理念就是,笨鸟先飞,这个孩子很笨,所以需要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这个孩子不会做选择,需要爸爸妈妈的支持才可以做,而在这一段当爸爸去外地美国出差的时候,孩子面临着去选课题的时候,他一直自我认同感是,我很笨,我不会做选择,得不到爸爸及时支持的时候就陷入了精神危机,陷入了抑郁状态。

我想作为老师的话面对孩子这样的恶性循环也会有着越来越多的恶性循环,也会觉得自己的无力,无能和挫败感。


图片发自App


所以去贴标签,去病理化,我这个学生很无能,是神经病或者很傻,或者是很马虎,或者是很调皮,很怪。并不能去解决问题,而是双方陷入一种共同的挫败无能感之中。

那么作为老师该怎么办呢?我想,首先是要增强自己的自我效能感和自我价值感,因为本身做老师这个职业需要很多的爱心,需要很多的耐心。教师这个职业需要有很多很多的爱去投入进去。对于本身我们做教师这个职业,已经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可以说是一件伟大的事情。

其次教师也可以把问题和自己分开,人是人,问题是问题。每一位老师都会遇到一些让自己调皮的困难学生。每一位老师也都会遇到一些让自己束手无策的一些状况。老师们都会遇到一些困难。老师们也都会遇到一些问题。毕竟我们是七情六欲的人,我们不是神,我们不是无所不能,可以解决一切。但是,老师是老师,困难是困难,老师是老师,问题是问题这是两码事。困难并不等于老师,老师也并不等于问题。遇到了问题并不代表人是问题。

老师可以放下权威的角色,正视自己。允许自己遇见困难。

最后,老师也可以用这样的角度看学生。

当学生出了问题以后,可以把学生和问题分开,学生是学生,问题是问题。并且尝试和学生站在同一侧,站在同一个立场,来共同面对孩子学生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比如当面对一个学生在课堂上经常讲话的时候,在课下的时候和学生沟通,可以尝试用这样的角度。

在课堂上,经常讲话,这个经常讲话的,小调皮。是不是给你带来了一些麻烦?

比如说会给孩子带来批评,或者是影响旁边的同学听课,会影响自己听课。

如果这个小调皮,他关上嘴巴,上课不讲话的话,会给这个学生带来怎么样的帮助?也许可以不挨批评得到肯定,也许是同桌会更多接纳他,也许是上课认真听讲作业写的快,成绩提高。

激发起孩子想要去调整的动机和愿望。

然后和孩子一起面对这个困难,这个调皮,这个多说话的,长舌头。有什么方法可以让他不讲话,可以休息?学生有什么成功的经验?总有一些课堂上,或者是有一段时间他没有讲话的,那个时候他做了哪些不一样的事情,帮助他,嗯,实现了安静听课。鼓励学生继续把这个成功的方法使用下去,如果孩子实在想不出来,老师也可以给一些小小的建议,但是最终决定仍由孩子决定。

或者说孩子经常不交作业的时候,问孩子遇到的困难是什么,然后帮助孩子一起面对他的困难。是题目不懂?还是忘记?还是嗯不想做?

然后帮助孩子一起想方法去支持到他。然后给到孩子一些鼓励。

这样有助于减少师生之间的冲突,建立比较和谐愉悦的师生关系,也有助于增强孩子的自信,增强老师的自信。彼此生活在一个比较愉悦,团结,支持,友爱,合作的,心理健康愉乐的环境中。

你可能感兴趣的:(老师如何通过叙事心理学来面对困难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