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伯凡老师在讲解“知行合一”这个概念时,我觉得非常的精彩。
“知”与“行”
他在拆解“知”这个词时说到,“知”的左边是“矢”,它是射箭的意思;而右边是“口”,指的是目标。那么,“知”的意思是“射箭时看到且达到了目标”。
从这个角度而言,我们通常意义上所讲的“知”跟这里的“知”完全不是一回事。
吴老师说,射箭表面上是个行动,但射中靶子的结果取决于你的“心”和“知”,而这个“知”既是一种认知,也是一种行动。或者说,“行”是“知”的一种同步。
这个同步的概念我觉得很有意思。
我们有时候觉得懂得了某个道理,认知到了某个事实,然后就已经我们可以借由这个懂得,这个认知去解决相应的问题。但是具体实践的时候,完全不是一回事。
这本质而言,其实是我们的“知”并不是真的“知”。如果是真“知”,那么解决了相应问题应该是很自然的同步结果。
所以,吴老师强调“知”更像是一种状态、一台设备,一种储备,而我们的行为是这种设备运行和发挥的一个结果。
他总结道:
“知是未发动的行,行是已经实现的知。”
先知后行是荒谬的
关于“知行合一”,王阳明有这样的说法:
“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工夫,本不可离。”
我们通常会觉得要先知道一个东西,然后才能去行动。但实际上,这是很荒谬的。
就像,我们不可能先知道怎么游泳,然后再去游泳。
又或者,我们不应该是因为先懂得怎么写作,然后再去写作。
既然“行”是“知”的同步,那么,我们如果真的会一个东西的话,“知”跟“行”是同时发生的。
明明“知”了,为什么“行”不出
吴伯凡老师说到“认知”这个概念时,是这么说的:
“所谓的认知就是在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建立一个高带宽的专线连接。”
吴老师提到,神经元之间本来是偶然连接的,但是如果你不断重复,那么神经元是可以从偶然的连接逐渐转变、建立起一种固定连接的,而且重复的次数越多,连接的稳固度就越高。
在这种前提下,当你遇到某个场景时,一个或一组神经元会瞬间跟另一个或另一组神经元建立连接,而且,假设这个连接非常牢固,它在抑制其他神经元方面的能力就越强。
这样的一段描述,本质在说一个东西:“练习”,或者“实践”。
吴老师说:
“知行合一,认知和行为的合一,就是学和习的合一。”
“‘学’是一个建立初步连接的过程,‘习’则是把这种偶然连接固化,形成高宽带的专线连接。”
从这个角度而言,我们很多人所谓的“学习”,其实最多只是在“学”,远没有到“习”的地步。
真正在“学习”的人,“知”与“行”应该无限接近于同步。
“知行合一”的本质
吴伯凡老师总结道:
“所谓的‘行动’就是已经形成的神经元连接在相应场景下的一种发挥而已。你‘行’的品质取决于这种连接的带宽是否是专线;而这个‘行’是否是高带宽、固定的连接,取决于你反复的‘行’。”
“知行合一”包含两点:
1、“行”本身是“知”的一个同步的结果;
2、“知”是反复“行”形成的一个固定连接。
运用:“知行合一”带给我的行动启示
1、检验自己是否“知”某个道理的验证是:你为此做了什么?产生结果了吗?
又或者说,没有结果的“知”,是一种自嗨。
2、什么是无意义的学习?
你不断地在看书,不断地在查看各种信息,可是你就是迟迟没有任何输出的活动。
这样的行为,本质来讲,根本不配称作“学习”,最多只能说是在玩摆弄文字的游戏。
3、为什么“重剑无锋大巧不工”?
为什么“滴水穿石”?
本质是,重复练习的威力是很吓人的。
4、识别你持续在“学”的东西会在什么样的场景下产生威力,然后,拼命的、几乎ALL IN所有资源的,去促成这种与场景连接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