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太奢望理解,和解已属不易。——论亲子矛盾

一、引子:一场父子俩的大战

儿子今年上三年级,大部分时候情绪稳定属于攻击性偏弱的类型,然而前几天父子俩爆发了一场大战,儿子叫嚣要用暴力解决和父亲的矛盾,父子俩在厨房对峙了将近半个小时。

事情的起因很简单,儿子要和我一起到上海两天,他自己收拾了书包,装了一大包的乐高零件,爸爸说你出去是玩的,没必要背乐高,而且,你带这么多根本就背不动,是很愚蠢的行为。

我先生在结束了和儿子的战斗后,感慨了一句:父与子之间相互理解是不太可能啦,但愿以后能达成和解吧。


二、《归来》和《小时代》的哪部更“有病”?

我在和朋友聊起来关于我家父子大战的问题时,我朋友说,他早已放弃了父女间的相互理解目标,而是以能达成和解为主要指导方针。

我朋友是大学老师,王老师说当年他为了加强父女间的相互理解,做了很多精心的设计,例如当年为了让女儿更了解他们这一代人的精神世界,就带女儿看《归来》这部电影,然而电影开映20分钟后,她女儿就在旁边吐槽说:这电影中的主人公有病吧,每天举个牌子等人回来。

王老师说当时他认为是女儿年龄太小,三观还没确定,对于深刻的精神世界及人生问题还思考得还不够,所以他尽量去做到理解女儿。

为了更进一步理解女儿这个年龄段的精神世界,王老师建议女儿选一部她认为好看的电影,那时候正好《小时代》这部电影上映,女儿很热心的邀请爸爸去看,结果在电影开映20分钟后,王老师就坐立不安,因为他觉得电影中的那三个女主角“有病”,而且他开始深深的担忧女儿的精神世界会受到这样电影的“污染”。

王老师说在看完《小时代》之后,专门请女儿去吃女儿喜欢的西餐,虽然王老师吐槽说每次吃西餐都吃不饱,然而为了能够相互理解,王老师尽量的融入女儿的生活。

王老师说那次西餐让他印象深刻,因为父女俩还没有平静的聊天超过20分钟,就因为对于两部电影到底哪部更“有病”而吵了起来,最后竟然演变成了“流血事件”,女儿情绪激动把餐刀狠狠的摔在了餐盘上,碎裂的餐盘把王老师的手划破。

从那之后,父女俩经历了长达两个月的冷战,王老师说他也彻底放弃了能够和女儿相互理解,而只是希望父女俩达成和解。


三、你能接受“我们不一样”吗?

当我们有了孩子后,我们多么的希望亲子关系是亲密无间,小孩能够按照大人的要求去生活,父母一厢情愿的认为“我说的都是为你好”,所以孩子的想法就得和父母保持一致,很多家长对于孩子的高评价就是“听话”。

事实上,亲子关系永远都是亲密有间的,因为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小孩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也开始具有自己的独立意识,任何两个具有独立意识的人在一起,都绝不可能实现完全一致,甚至很多时候是大相径庭。

就如下面的一幅画。你换个角度看,就能看到截然不同的两个人:美貌的少妇和年迈的奶奶。


那到底哪种看法正确呢?如果你两个人都能看到,你就会觉得看到少妇或者奶奶都是正常的,然而如果一个人只能看到少妇,他就很难理解为什么还有人竟然看到的是奶奶。

有个说法是:人与人之间的差异,远远大于人与大猩猩之间的差异。只是,你能接受“我们不一样”吗?尤其是自己的孩子和自己是完全不同的“物种”。


四、如何达成和解?

《非暴力沟通》的作者马歇尔•卢森堡博士发明了“非暴力沟通”,专门用来解决人们在沟通中的矛盾和冲突。

第一,要观察。

观察强调的是,把“我”的观察和“我”的评论分来。

例如,看到小孩一直在看手机,也许家长会说:“你怎么一点自制力都没有。”

可是,“买有自制力”是一个评论,不是一个观察。

按照非暴力沟通过的模式,家长应该说:“我看到你已经看了半个多小时的手机了,而我们是说好每次看手机的时间不超过20分钟,我觉得这是你没有自制力的表现。”这样,就把观察和评论分开了。

第二,表达感受。

就是说,要表达“我”的情绪和感觉,而不是“我”的想法。

比如,“你这样冲妈妈大喊大叫,我觉得你是一个很没有礼貌不招人喜欢的小孩。”“没礼貌”“不招人喜欢”是想法,而不是感受。

如果要表达感受,也许可以说:“你这样冲妈妈大喊大叫,我觉得很伤心。”

第三,直接说出“我们”的需要。

我们总是容易以批评的方式来提出我们的主张,而不是直接说我们的需要。

比如,对孩子这么说:“妈妈每天这么辛苦工作,还要起早贪黑的照顾你,你就不能多体谅下妈妈么。”其实,这样的一种表达,已经是一种指责了。

我们可以换成这样的说法:“妈妈每天的工作包括照顾你已经很辛苦,请你多体谅一下妈妈,自己的事情就自己做,可以么?”

第四,提出请求。

请求,就是清楚地告诉对方,我们希望他们做什么,但是,请求不是命令。

我们要知道,提出请求是我们自己的事情,而别人是否答应,这是别人的事情。

你可能感兴趣的:(别太奢望理解,和解已属不易。——论亲子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