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词微课程系列

为了完成极简系列作业,我们分工合作,张老师做了模板,我负责第三讲“也”和第四讲“于”。

我发现网上有的资料是不够准确的,需要我们自己判断修改。比如"也”

1句末语气词,表判断,可不译。例: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陈涉世家》)

2句末语气词,表陈述语气,可不译。例: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马说》)

3句末语气词,表感叹语气,可译

为“啊”等。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4句末语气词,与“和”等词对应,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呢”。例:若为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世家》)

5句中语气词,表示语气的停顿,以引起下文。例:余闻之也久。(《伤仲永》)

其实分为句中和句末语气词两大类,句末又可以分成4类。

口诀的形式还是比较好的,便于学生记忆。

关于“于”

1.表示对象,译为“对,对于,向”。例:贫者语于富者曰。(《为学》)

2表示处所,译为“在,从”。例: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

3.表示对象,译为“与,跟,同”。例: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隆中对》)

这项应该是连词,其它几项是介词,应该是不同类的。

4.表示处所,译为“到”。例:指通豫南,达于汉阴。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这个应该划为2同类,只是翻译不同。

5.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比”。例: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鱼我所欲也》)

你可能感兴趣的:(虚词微课程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