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与现实/《灰色年代》作者:邵明

——景观的在场是对社会本真存在的遮蔽

(网上截图)

近来《四川彭州山洪7人遇难,现场视频曝光:人是喊不醒的,人都是痛醒的》这篇报道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其中自媒体的评论指向了网红,與论导向也是人命关天的事。

——『误人子弟、诱人误入险境的网红!这几年,伴随“网红”和“打卡”的盛行。小红书和抖音上很多网红,为了拍摄出美伦美伦、独一无二、增加流量的照片和视频,多次来到龙漕沟直播打卡,并放到社交平台上吸人眼球。』

微友老法师的点评——“当下普遍存在的一种危机:在电子和社交媒体时代,我们失去了对现实的感知能力。”这其实是现实场景版的元宇宙应用。另外个含义就是碳基生命被硅基生物取代的产品应用,生态化反的极端演绎。

注批:当人们失去了对现实的感知能力,被虚拟世界所吸引,到了忘乎所以的地步,他的结果可想而知。

张一兵教授在为居伊·德波的著作《景观社会》的代译序中写到——“我认为,德波写作《景观社会》一书的理论意图其实相当显明,他希望以此宣告一个新的历史断代,即宣告马克思所面对的资本主义物化时代而今已经过渡到他所指认的视觉表象化篡位为社会本体基础的颠倒世界,或者说过渡为一个社会景观的王国。”

注批:如今『“世界已经被拍摄”,发达资本主义社会已进入影像物品生产与物品影像消费为主的景观社会,景观已成为一种物化了的世界观,而景观本质上不过是“以影像为中介的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视频将取代文字,斗音最终将主导自媒体,元宇宙将是未来,但我们脱离不了现实世界。压茬推进,鸳鸯火锅,蛤蜊炖蛋,使人们认识到,人们还是离不开柴米油盐,酱醋烟茶的物质需求,手机、电脑的虚拟世界解决不了人们的生老病死。影像是精神的,生命是物质的。

——“个人的现实如果不能被虚化为一种非真实的景观式的“名望”,个人就将一无所有,换句话说,也可以叫无名则无利。”,“景观的在场是对社会本真存在的遮蔽。”苏珊·桑塔格曾经在评论媒体中的战争照片时说,很多失去感受“他人痛苦”的能力,而在现在,我们可能更进一步,甚至失去感受自己痛苦的能力(每天痛斥和举报负能量),参与到幻想和制造他人痛苦的过程中。对一个人来说,至关重要的是如何重新获得感知现实的能力,和现实建立新的连结。”

每年都有人为所造成的悲剧发生,问题是,悲剧发生我们是否能从中吸取教训!网红的影像勾引是外因,关键还是要看自身的定力。定力来自何方?来自科学常识,来自对自然世界的敬畏之心。愿彭州山洪悲剧不再重演。愿彭州山洪遇难者安息!

你可能感兴趣的:(虚拟与现实/《灰色年代》作者:邵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