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3

那次饭桌上,我们谈到了父亲为什么要在跟弟妹的冲突里一直退让。我一直以为,那是一种天然的亲情,只是因为母亲跟他们的冲突而不能明说。父亲说,不是的,如果我不能出大头,事情根本没有了局,不管办什么事,叔叔都会当场闹起来。

真的如此吗?我无法考证。看叔叔曾经凌厉的眼神现在变得和善,我觉得不会。但父亲是以他自己的经验判断。说到底,父亲最怕的还是家庭里的冲突。

冲突意味着什么呢?丢失面子?内心受到更大的伤害?或者,纯粹是习惯使然?

父亲喜欢说的一句话是,娇子是生子。大约在他的记忆里,奶奶对叔叔的娇惯早已经完全把叔叔毁了。而作为长子,父亲又必须承担起爷爷奶奶,尤其是奶奶强烈想要让小儿子过得舒服一点的愿望下各种勉为其难的要求。

父亲真的做了很多事,在自己还是毛头小伙子时跑动跑西为叔叔谋取工作,看着爷爷奶奶各种不公平的安排默默忍受。同时,叔叔五大三粗的汉子真的除了打架什么也做不了,连离开家两天都会哇哇大哭。

我想父亲心里的不满是难于掩饰的,再加上备受欺凌的妈妈在旁边表达不平。一边忍受,一边付出。父亲的承担能力就这样锻炼出来了,同时锻炼出来的还有忍受他人误解的能力,而他内心的苦楚到底有多少呢?

在这样的心态下,父亲和奶奶的矛盾居然升级了。我记得那些年,每次回家看望奶奶,如果不是我和妹妹中间说点什么,气氛就会非常尴尬,父亲抽着烟,一言不发,母亲要么找理由不回去,要么回去了跟奶奶两个人含沙射影。

这样的处境有多少年呢?在别人感受着父母之爱时,父亲需要的就是一直平衡奶奶和我们之间的关系,既无法亲近,又不肯放弃。做了很多事,得了很多的抱怨。同时养成了父亲对于姑姑叔叔的评判。

妈妈每次说起大姑二姑,口气里满含嘲讽,奶奶还在的那几年,大姑的闺女因为跟妈妈吵架跟我家绝交了。叔叔也在一次到我家说事时,决定跟我家绝交。后来也是多方努力,才最后维持了勉强走动的局面。

到底每个人内心里想的是什么呢?我能看到的是,从老一辈的两个姑姑,到下一辈的表哥表妹,大家团聚时都在上演着对叔叔一家各种照顾,各种宠爱的戏码。这算是对自己母亲的忠诚吗?

而私下里,他们对奶奶却又完全不尊重,奶奶在最后的几年里,住在姑姑家连饭都吃不饱,姑姑更是经常找理由吵架。可能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有了父亲跟奶奶的那次谈话。

世事如烟,散去了很多的色彩,散不去的是它播撒在每个人心里的感受。我已经不会再觉得跟父母持敌对态度的姑姑叔叔一定不可理喻,但是他们在面对别人时还能够讲究仁义道德,为何在亲人面前却睚眦必报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世事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