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岩磊/吃斋念佛,走火入魔

说成语典故 讲历史故事(26)

吃斋念佛,走火入魔

文/石岩磊

点击这里听我的声音


起源于古印度的佛教自两汉时期传入我国,便不断地进行着本土化演变,其教义、教规都做了很大的调整,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汉地佛教,其中“吃斋”就是一项重大转变,它是由南朝的梁武帝萧衍首创。公元502年,萧衍接受南齐末代皇帝的禅位而登基,改国号为“梁”,史称南梁或萧梁,他在位48年,享年86岁,其一生都充满传奇色彩。

萧衍自幼聪慧,而且喜欢读书,是个博学多才的少年,尤其在文学方面很有天赋。他创作了大量的诗歌作品,题材十分广泛,既有咏物、言情,也有谈禅悟道、宴游赠答,对后世的七言诗影响深远。萧衍在音乐、绘画、书法等方面同样很有研究,而且他的围棋技艺超群。最为突出的是,萧衍在经、史学上颇有造诣,撰有《周易讲疏》、《春秋答问》、《孔子正言》等二百余卷著作,并主持编撰了六百卷的《通史》。

萧衍执政初期励精图治兢兢业业,他每天五更天起床,批改公文奏章,冬天里他的手有时都会被冻裂。梁武帝的节俭也是天下闻名,史书上说其“一冠三年,一被二年”,他不讲究吃穿,衣服可以是浆洗过好多年的,饭食以蔬菜和豆类为主,而且每天只吃一顿饭,公务繁忙的时候,就喝点粥充饥。在他统治的前半段,萧衍非常重视儒家文化思想,不断用礼仪德行教化子民,崇文重礼成为社会风尚,百姓逐步过上了安定富足的小康生活。

然而事业的成功并不能掩盖家庭的不幸,后宫连续上演宫斗大戏,兄弟、子侄为权力你争我夺,可萧衍天生一副菩萨心肠,总是难断家务事,甚至纵容恶人横行。他的六弟与其女儿私通,产生不伦之恋,二人还意图篡权夺位,可事情败露后,萧衍只是处死了一个小喽啰,并未惩罚他的弟弟。当宽松毫无底线时,便会演变为混乱,在萧衍一再的忍让与纵容之下,宫廷内部乌烟瘴气,同时外面的各路诸侯也开始蠢蠢欲动各自为政。


面对儒学无法消弭的困局,萧衍在晚年时笃信上了佛教。他先后四次到同泰寺出家当和尚,可国不可一日无主,群臣只得斥巨资将其赎回来,每次花费都在亿钱以上。在他的带动下,全国上下同念“阿弥陀佛”,庙宇佛堂更是遍地开花。“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的诗句就是对这一景象的描绘。萧衍依据《大般涅槃经》中“不杀生”的经文,下令僧人不得吃荤,从而形成了新的教规,他的发明还不止这一个。

魔鬼的“魔”在汉字里最早写作磨豆浆的“磨”,是梁武帝参照佛教梵文,将其下面的“石”改成了“鬼”,使它更加直观明了。但萧衍对佛教的走火入魔使得崇佛之风盛行,国家的经济受到空前阻滞,民不聊生怨声载道。公元549年,叛军攻破建康城,把梁武帝囚禁在皇宫,当年的五月初二,萧衍躺在床上感觉嘴里发苦,向看守索要蜂蜜不得,发出”嗬!嗬!”两声后溘然长逝。后世传言其是被饿死的,但根据史书记载,萧衍负气而亡的可能性更大。

无论梁武帝的死因缘何而起,他在古代绝对算得上是长寿之星,这或许与其长期的素食有关,大概也和他对意识形态的孜孜以求不无关联。萧衍并非耽于享乐的昏君,他始终以济世安民为己任,总是在探索治理国家的最佳思想流派。开始是用儒家学说教化民心,可仁德不能消除暴力,无法抑制私欲的膨胀,后来梁武帝转而向佛教寻求支撑,但他的努力也终是化为了镜中花水中月。兴许,世上只有永恒的利益诉求,没有一成不变的理论规范,唯有统治者的意志与百姓的福祉趋同时,才会开创国富民强的大好局面吧。

      2020.12.22

你可能感兴趣的:(石岩磊/吃斋念佛,走火入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