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化是贴标签的升级版---2018.12.22

不知道大家有什么样的感觉,我当时在学习《心理咨询师二级》时,对于贝克认知疗法中主观推断、选择性概括、过度概括、夸大和缩小、个性化、贴标签和错贴标签、极端思维七个认知歪曲一直都没有搞清楚过,每次答疑环节都会问,但是摁倒了葫芦起来了瓢,基本上处于持续性糊涂和间歇性明白的状态。

这段时间李老师连续发文介绍了很多后现代咨询的理念,我突然对后现代叙事中问题外化(能看懂的只有这个了)产生好感,把它和贝克认知的那七条认知歪曲中的几条联系起来好像给当年自己的懵懂找到了很好地由头。

先看看教材上给出的关于贴标签和错贴标签的定义“根据缺点和以前犯的错误来描述一个人和定义一个人的本质”、关于个性化的定义“个体在没有根据的情况下将一些外部事件与自己联系起来的倾向”。我觉得对于这样的定义能够理解的童鞋们都应该算是神仙级别的,于我来说看完这定义仍然不知所云,说了跟没说一样,就像是空中楼阁,虚无缥缈的给人 “玄之又玄”的感觉。按照他的理论不能“贴标签和错贴标签”,但为什么不能贴我们不得而知,还有一个致命的问题是他告诉我们不能干什么,但是并没有教给我们应该如何干。

给人贴标签会产生怎样的后果呢?对于感冒、骨折等大多数身体疾病来说,等病治好了,诊断就会成为过去的事情,但心理障碍却不是这样,“抑郁症”、“躁狂症”这些标签一旦跟一个人联系起来,会成为一种烙印,伴随人一辈子。贴标签会掩盖患者的个人特点以及造成他们问题的独特情境,用刻板印象替代了个体。当医生给出“抑郁症”、“焦虑症”这样的诊断后,把人作为一个诊断类别来看待,也就是把人物化了,剥夺了患者的个性和身份,这种去个性化的环境会降低人的自尊,强化失调行为。

医生诊断的目的不是为了让患者完美的符合某个诊断标准,或者是识别出那些与众不同的人。相反,诊断应该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心理障碍患者,并设法帮助他们。诊断只是一个开始,而不是结束。我们应该如何在给出确切的诊断后,抛掉物化的标签,把求助者当做活生生的人来对待呢?这个去标签化后如何操作的问题通过后现代叙事中的外化技术得以实现。

叙事疗法的“问题外化”(problem externalization)技术把问题和人分开,也就是说把一个上网成瘾的孩子看作是上网成瘾和孩子两部分,也让做父母的将孩子和问题分离,这样,将被贴上问题标签的孩子还原为孩子,让问题归问题。只有这样,父母和孩子才能分清敌友,联合作战,共同去对付 “上网成瘾”这个问题,也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做到既击败了问题又保护了孩子。

漂浮不定

当人的情绪失控时,我可以使用着陆技术让他的情绪落地;当人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产生焦虑、漂浮不定时,我们用观察自我去更多的取代体验自我,让焦虑落地;当老师提问什么是“注意”时,我们只有举出鲜活的例子才能说明我们对“注意”知识点的掌握落地了;当我对贝克的“贴标签和错贴标签”“个性化”琢磨不透时,发现“叙事的外化技术是贴标签的升级版”使得我念念不忘的葫芦和瓢都落地了。

落地、着陆、踏实,关机睡觉。

请参阅:李克富 || 后现代咨询乱谈(12):叙事疗法https://www.jianshu.com/p/ddaba3bbe9c5

你可能感兴趣的:(外化是贴标签的升级版---2018.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