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简史第二课:歌谣与中国文学的起源

先要有人,才会有文学。

今天听了啄木鸟的卓老师的中国文学简史的第二课:歌谣与中国文学的起源。

我们就从中国土地上的人类起源来说起。从人类发展史的角度看,一百七十万年前到公园前2070年,也就是说四千年前,是原始社会,从火的使用开始,人类文明开始了。

三万年前,山顶洞人开始有审美意识,远古文化正在逐步形成。部落形成母系社会的彩陶文化,接着父系社会的体现力量的黑陶文化出现。而后有了三皇五帝,神话传说。

文学就这么随着文化的产生而产生。而文化是起源于劳动的,所以文学起源于劳动。最初的文学可以说是用来记录劳动运作。

最开始是在劳动过程中的自然呼声,在劳作时用于共同用力。

《且介亭杂文•门外文谈》如是说:

人类是在未有文字之前,就有了创作的,可惜没有人记下,也没有法子记下。我们的祖先的原始人,原是连话也不会说的,为了共同劳作,必须发表意见,才渐渐的练出复杂的声音来。假如那时大家抬木头,都觉得吃力了,却想不到发表,其中有一个叫道“杭育杭育”,那么,这就是创作。倘若用什么记号留存了下来,这就是文学;他当然就是作家,也就是文学家,是“杭育杭育”派。

那时候还没有文字记录出现。形成了文学早期的源头——歌谣。呼声添上“意义”,成为了诗歌。

如传说夏禹时涂山氏女所唱的“候人兮猗”《吕氏春秋 •音初篇》)

《诗经》:“于嗟麟兮”“猗嗟昌分”。

可见,当初无意义的劳动呼声,一旦被有意义的词语所代替,或者与有意义的词语相结合,就是诗歌起源和形成的过程。

这是相当有意思的说法。文学从一开始是从原始音乐、舞蹈,经过口头形成的。所以,那时候的诗歌是集体性的,综合性,带着功利性的,口头性,并且是无阶级性的。

集体性和无阶级性是因为在当时的部落族群没有阶级之分,大家都是集体分工合作的。因此生活劳作中产生的歌谣必定具有集体性和无阶级性。在祭祀,记录劳作过程的时候产生的具有功利性的创作,祈求老天下雨,诅咒一切灾难,为得到赖以生存的粮食和土地而进行的创作。因为没有文字,只能口口相传,也就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只两三个字就组成了一首诗歌。

远古的作品也有流传下来的,比如《弹歌》就特别有意思。

断竹,续竹。
飞土,逐宍。

写的就是用竹制品制陷阱围猎的景象。简短却生动形象。意思是:去砍伐野竹,连接起来制成弓;打出泥弹,追捕猎物。

伊耆氏蜡辞,蜡(zhà),通“腊”,古代祭祀名,周朝年终大祭万物。

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

译文:风沙不要作恶,泥土返回它的原处。河水不要泛滥,回到它的沟壑。昆虫不要繁殖成灾。野草丛木回到沼泽中去,不要生长在农田里。

这个看起来应该是祭祀文,用于祈求天灾停息,回归正常生活的巫师的念词。

还有人与自然做抗争的一些作品,或者一些“伪文”。我们来看看:

击壤歌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
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

日出我就起来劳作,日落我就休息。渴了我挖井取水喝,饿了我耕田种粮食吃。老天爷你能奈我何?

南风歌

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愠兮。        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

译文是:南风清凉阵阵吹啊,可以解除万民的愁苦啊。南风适时缓缓吹啊,可以丰富万民的财物啊。

意思应该是南风送暖,大地回春,带来雨水,土地肥沃。这样人们就不用发愁了,就有吃有穿了。

之所以说是“伪文”是相比上古时代的《弹歌》而言,太过通顺流畅,不过对于远古时代的歌谣研究很有帮助,读起来也格外有意思。

从“杭育杭育”到“可以阜吾民之财兮”,可不是进化了一星半点,文学之路正在启航。

你可能感兴趣的:(中国文学简史第二课:歌谣与中国文学的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