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孩子生命成长的教练

做孩子生命成长的教练

              --------品读《孩子做错事,怎么沟通》一文

图片发自App

      凌晨12点看到应童老师发的文章《孩子做错事,怎么沟通》这篇文章,对我来说这篇文章需要我来认真拆解,细细学习领悟,因为类似的事情也发生在我和女儿身上,但是事后和孩子沟通的时候,往往会带着情绪给孩子说教,还会给孩子贴标签,批评孩子。孩子虽然知道妈妈说的可能有道理,但是你的态度让我不想接受你的道理。

      还有自己不恰当的沟通方式,往往会不由自主把自己孩子设在对立面,让孩子处在被审判、被指责的位置,内心很不舒服,甚至是对持的状态,所有的说教没能入心,没能让孩子从事件中真正受到启发和领悟。

          以下是应童老师的话语,以及我自己的解读,如有理解不当的地方请老师和伙伴们留言指正。

麦,我正想给你说个事,现在就咱们娘俩,正是交谈的好时机。

        不在人前教子,事后单独交流,充分尊重到孩子。

你知道是哪两点吗?

      启发式提问,不开门见山指出孩子问题所在,这样的发问直接把孩子的思维引入这场谈话之中,不会让自己和孩子处在对立面。

      此处我的反思:我教育孩子的时候有时候也会有事后沟通的时候,但是往往是一上来直接指出孩子的问题,这样很容易让孩子瞬间打开他的自我防御机制,听不进去你说的话。你说教的时候,他表面看是在听你教导,但内在一直会有一个驳斥你的声音。

      那你知道为什么妈妈昨天没有当面跟你讲,而是现在单独跟你讲吗?

      此时孩子的脑海会陷入反思,感受到妈妈的尊重,这样孩子就没有敌对的情绪。这种正式、温和而又不失严肃的态度,会让孩子来重新审视自己所犯错误的严重性。

    你觉得在哪些方面你需要改善?

    再次启发式提问———发问。慢慢引领孩子还原事件,引发孩子的思考。

在这样的场合下,你只顾自己,没有考虑别人的感受,是不是呢?

      这样的语句是一种封闭式提问,很有针对性的指向问题,再次引发孩子的思考,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没有武断下结论,更没有站在道德制高点来评判孩子,“是不是呢?”让孩子自己来判定自己的行为。

现在你是不是有点难过?

      关注到孩子的情绪,仔细捕捉孩子的情绪感受,此时孩子会因为愧疚而难过,妈妈感受孩子的情绪状态,及时和孩子做好共情,孩子感受到被妈妈理解,而不是被妈妈指责。孩子的防御机制也会逐渐松弛下来,接下来的教导才能植入孩子的心田。

      那你想过没有,当你去否定别人的时候,别人的感觉是什么?

        此处用位置感知法,通过发问让孩子换位思考,体会别人的感受。当孩子站在别人的处境感同身受理解别人的感受,孩子才能意识到自己的不恰当行为,对妈妈的话心服口服。

      如果你能为伯伯拉开椅子请他坐下来,能叮嘱阿姨多吃点青田菜,能抱好小树让妈妈与朋友们多一些交流,这才显示了你的修养与智慧,你说是不是呢?

        正确方向的引领,孩子通过妈妈的一步步启发,已经知道了自己的问题所在,但我怎么做才是正确的?这段话给了孩子清晰而又明确的行动方向。

      你说说看,从妈妈给你的反馈里学习到什么?

          评估这场谈话的效果,通过孩子的回馈就能看出来孩子到底领悟了多少,有没有认识的偏差。

        这一步特别重要,但在生活中普通家长往往都会忽略,往往是自己大道理讲一通,孩子可能会嗯啊应对,但孩子到底领悟了多,有没有真正从事件中吃一堑长一智,我们都没有去仔细考量过,说教完好像事情就到底了。

      这些话,你收到没有?

        再次确认这些妈妈的郑重表达,孩子有没有真正收在心里。直到孩子很清晰地回应“收到”二字的时候,此时这场谈话才算正式结束,不然家长说的再有道理,孩子有没有接收到无从得知,下一次遇到类似的事件也许孩子还是会重蹈覆辙。此处可以再次观察孩子的非言语行为,当孩子平静而又放松的时候,比如应童老师捕捉到“小麦嘴角裂开了”,此时说明孩子已经从那种紧张、愧疚、难过、自责等情绪状态中放松下来,说明妈妈的教导他已经心悦臣服地接受了。

          这篇文章值得细细研读,发生在应童老师和小麦身上的这件事对我们来说司空见惯,但我们没有能力给到孩子一场这么好的教导,很多时候可能会做到不在人前教子,但我们可能会把自己当时的情绪回到家中再次加倍发泄给孩子,孩子没有受到启发教育,亲子关系还会受到破坏。或者是孩子道理听了一通,但行为依然没有得到修正,下次遇到类似的事情依然如故,因为我们的说教没有真正推进孩子的心灵进程,孩子只是流于表面接受了道理。

你可能感兴趣的:(做孩子生命成长的教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