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智慧___常怀赤子之心

  《道德经》 中, 老子曾一再谈到“婴儿、赤子”。比如“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第十章),“如婴儿之未孩”(第二十章),“复归于婴儿”(第二十八章),“圣人皆孩之”(第四十九章),在第五十五章,老子则开门见山“含德之厚,比于赤子……”

  为什么老子多次用婴儿、用赤子作比喻呢?

    因为婴儿身上具备纯粹、平和、柔软、纯真、纯朴等这些老子所尊崇的赤子之心!老子反复强调,还是希望人们希望社会回归纯朴的状态!遵循自然规律,回到最自然的道的状态。

    看看赤子有哪些表现呢?第五十五章是这样写的:“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母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意为“具备厚德的人,如同初生的婴儿那样柔和无欲,筋骨虽然柔弱,可是拳头握得很紧;虽不懂得男女交合,可是小生殖器却自动挺起,显得元精十分充足。他整天号哭,喉咙却不会沙哑,这是和谐致极的缘故。

    一个人,如果纯粹到极致,无我无私,温柔和顺,常怀赤子之心,就是在顺应自然规律,这样,便能“自天祐之,吉无不利”。为什么呢?孔子解释了“祐者,助也。天之所助者,顺也。”也就是说,道,也就是自然规律所护佑的是那些顺应自然规律的人,这样的人都具有柔和、随顺、纯粹、纯朴的品质。

    这是一个成人很难做到的。但一个致心于体道、悟道的人,则必须如此,方可成就。

你可能感兴趣的:(《道德经》智慧___常怀赤子之心)